第八十四章(第2/4页)

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陕省农民。除了偶尔去城里采购,一般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些农家鸡农家鸭,大家养了一辈子的鸡鸭,现在看鸡鸭大军,第一次感觉鸡子鸭子也这么可爱。

“我家里有三只鸡,我去带过来。”

有男子回家抱鸡。当前粮食危机,市面上的鸡鸭减少,这些鸡鸭全是靠一些糠面菜叶活下来的。

“我家有三只鸭子。”

“我家五只。”

……

村民们见男子回家抱鸡,也纷纷的回家行动。

在发生蝗灾的第一时间,他们曾想过鸡鸭治蝗灾,只是蝗灾太大,家里的鸡鸭不顶用,现在由政府牵头,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鼓舞。

不一会,村民就凑了二百多只鸡鸭,这些鸡鸭大多在腿上做了记号,也方便解决蝗灾后找到。

“谢谢。”张国海有些愣住。

“这有啥啊。”

村民们大手一挥。和养殖厂的想法相同,要是任由蝗虫肆虐,陕省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村民们经验丰富,在围观鸭子的同时,也会用网兜之类的捕获蝗虫,帮着农业局控制鸭子活动范围,整个玉米地瞬间热闹。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张国海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守着玉米地里。蝗虫是没日没夜的一直祸害,现在只是小规模成群,要是规模扩大……这片玉米地根本熬不了两天。

……

“陕省新闻:八月五日至七日,陕省长云,临夏,万州等二十三个县区进行鸡鸭治蝗行动,治蝗工作初有进展。”

“陕省农业局:陕省气温持续高升,各地政府需在蝗灾前做好预防工作。”

“蝗虫:植物生存的顶级杀手。”

……

在张国海治理蝗虫的同时,陕省新闻全省报道。

“好像控制了。”

“鸡鸭治蝗能在聚飞前控制,看着挺有效果。”

“这两天一直关注新闻,没见过这么恶心的视频。”

“赶紧治完,别再闹灾了。”

……

现在全网都在关注陕省灾情。此时众人只有一个希望:别再闹灾了!

……

“控制住了。”

就在全网关注陕省灾情的同时,王家庄村大队,一个村干部认真看着新闻。

王家庄和万家村隔着三十公里,现在万家村的治蝗效果传开。王家庄的蝗灾虽然规模,但村里还是计划租一批鸡鸭治蝗碰碰运气……

“我昨天去看了,那些鸭子吃的非常熟练。”

村干部是来给研究组送午餐的,因不到饭点,他跟闲着的研究员絮絮叨叨,只是絮叨半天,没有一个研究员回应。

村干部看向向庆川,此时向庆川正抱着枸杞水发呆。

村干部在思考自己哪里说错了,见向庆川仿佛慢了半拍道:“鸭子……好像治不了了。”

生物治蝗一般在聚飞前整治。在陕省蝗灾的第一时间,龙夏就想过,将暂未成型的地区进行生物治蝗,只是蝗虫变异性不明,全国鸡鸭市场暂未恢复……这些种种综合,龙夏才没官方性质的决策。

八月三号,在确定蝗虫没有传染病毒,龙夏同意小规模的生物治蝗。

生物治蝗的目的是救灾。

研究小组的目的也是救灾。

这三天,陕省各地区开始了鸡鸭救灾行动,研究小组在研究的同时,也会认真观察鸡鸭变化。

众人以为鸡鸭治蝗会有好的结果,只是一小时前,生物分析组报告得出:同一生长环境下,救灾鸡鸭身体会有微量贵金属增加。

鸡鸭们吃的聚飞前蝗虫,农业局虽然抱有希望,但鸡鸭但还是变异了。

这个变异看着微不足道,只是鸡鸭是生物链重要的一环。要是鸡鸭变异扩张,他们不确定对生物链的影响。

“唉。”向庆川叹了口气。他已经将两个实验组的分析上报上级,至于如何决定……等上级结果了。

此刻上级正面临着两种选择。

1,继续鸡鸭整治。

鸡鸭整治只对聚飞前的蝗虫有用,现在蝗虫增加,鸡鸭整治效率渐渐变缓。要是继续整治,鸡鸭们将面临重金属超标,生物链破坏的风险……

2,停止鸡鸭整治。

停止的后果显而易见:蝗虫没有人为天敌了。

这两个每一项都是极其艰难,经过认真抉择,龙夏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这个抉择还有一重要原因:八月三号到七号,陕省蝗虫呈新一轮的暴增,鸡鸭整治的速度赶不上蝗虫聚飞。

龙夏确定好决定,就对外公布新闻。

此次除了鸡鸭新闻,龙夏还发出重要提醒:全国地区需做好蝗灾预防,临近陕省地区尽可能的抢收农作物。

“卧槽,蝗灾不是治住了,怎么还有?”

“怎么又是抢收新闻!我看的好心慌。”

“啊啊啊,不会又没粮吧!”

……

在看到龙夏新闻的第一时间,全国居民彻底慌了。大家都是从去年粮食危机过来的,现在有米有面,牧草种子十月成熟。大家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要是全国范围的蝗灾……完全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