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第3/4页)

全国餐饮在风霜中前行,现在虽有牧草种子,但牧草生长到肉禽量产需要一定时间。王飞鹏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摘下烧烤店的招牌,改行卖炒菜了。

店里炒菜主要以为蒜蓉油麦,爆炒生菜为主。这些炒菜虽然营养健康,但没有油水,更重要的,市面上销售的大米大多是陈米,煮出来的米饭价格高口感差。炒菜店闷了两锅,经顾客吐槽后,直接将换成了馒头拉面。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王飞鹏吃了三个月拉面,顾客也跟着吃了三个月拉面。他看着以前吆五喝六的视频,偶尔想,他都忘记新米的味道了……王飞鹏越来越郁闷,这时徐安水稻登上新闻。在看到徐安水稻的第一时间,他就天天盯着农业频道。

就在这紧张的期待中,乘风大米终于上市。

九点二十,王飞鹏骑车来到盛旺粮油门市。

“店里进了一百袋,一上午全卖完了。”王飞鹏刚刚到店,粮油店老板笑的合不拢嘴。

王飞鹏有些紧张:“十袋还在吧?”

“在。”

王飞鹏是店里老顾客,店老板调侃后,帮他一起搬大米。现在新米八块一斤,下个月可能落到五块以下。王飞鹏和店老板聊了两句,十点二十,骑着三轮回到店里。

“老板,有大米了?”王飞鹏刚到店门口,张大峰诧异道。张大峰是附近居民,刚刚路过店门口。

王飞鹏拍了拍大米:“乘风大米,新的!”

“店里卖大米?”张大峰眼睛一亮。

“卖,现在米价高,三块五一碗。”

酸雨风暴之前,大米普遍两块一碗,现在三块五是完完全全的实在价。

张大峰跟王飞鹏进后厨看米,乘风大米圆润饱满。他不懂米,但完全能看出这是高质量大米。

“吃点?”王飞鹏笑着问。

“吃!”张大峰也不回家,直接给家里打电话。

他是标准的六口之家,半小时后,父母妻子孩子全都过来了。

王飞鹏帮着换了张大餐桌。

“是不是有大米吃了?”

“我想吃米饭……”

……

两孩子一个一年级,一个幼儿园,此时双双拿着筷子等开饭。

“快了。”张大峰摸了摸孩子脑袋。

他开始没感觉,但现在等个米饭,比在单位里考职称还紧张。

就在这期待的气氛中,王飞鹏先炒了七个小炒,十二点二十,米饭蒸好上桌。

“好吃!”在米饭入口的那一刻,张大峰感觉自己胃里都是暖的。

“好吃。”

“米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米饭。”

……

两孩子用力的扒着米饭。

“挺好吃的。”父母和妻子也都含蓄的吃着。

张大峰吃完一碗,又续了一碗。只是刚吃到一半,旁边传来妻子找纸的动静。

“怎么了?”张大峰小声问。这些都是素菜,妻子也没有吃饭找纸的习惯。

“没事,就是有点想哭。”妻子眼眶红红的,她性子比较刚强,但看着两孩子吃米饭,不知怎么就是想哭。

“没事啊。”张大峰连忙安慰。

这时儿子拿着筷子抬起头:“爸爸,咱们以后是不是能天天吃大米了?”

“能。”张大峰说的斩钉截铁。

他虽然说的肯定,但跟妻子一样,心里酸酸涩涩,这是一种失去又回来的酸涩感。

……

王飞鹏在门口挂上‘内有乘风大米’的牌子,一点十分,店里全部满座,还有不少在门口排队等着。

“老板,三碗米饭!”

“我们这桌七碗。”

“能不能先上米饭?”

……

大家都是被米饭吸引到店,因后厨的米味太香,他们点菜的动作也更加潇洒了。

“老板,以后要天天上米饭啊。”有顾客期待道。

“肯定的!”

王飞鹏十分享受现在的感觉,他做了二十年餐饮,再一次幸福的为顾客点餐。

……

“糟糕的一天。”

就在王飞鹏热情点餐的同时,纳塔尔佛罗萨市,詹姆斯郁闷的看着店门口。他是骑士蛋挞店老板,七月十号,佛罗萨市发布暴雨预警,佛罗萨七月十五号到三十号将面临哈尔玛风暴。

佛罗萨是一座沿海小城,自收到预警,全市开始暴雨准备。这一周里,超市的瓜果鲜蔬已经全部抢光。货架上只剩零零散散的电子设备,他在佛罗萨生活了五十年,第一次见佛罗萨市民这么疯狂。现在不仅佛罗萨,就连纳塔尔其他地区也处于这种疯狂中……

现在纳塔尔时间上午九点,外面已经阴的仿佛夜晚,大雨跟断线一样瓢泼的掉落着。

詹姆斯看着会风景,他本想去后厨做蛋挞,只是刚刚打开蛋挞机,发现地面有些漏雨。他往外看了看,是一个地下管道往外返雨了。

詹姆斯连忙拨打佛罗萨的市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