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行万里路,悟圣人道,明君子意(第6/9页)

“还敢为许清宵这种狗贼说话?你无非就是想要成为他的走狗,真是可笑,你以为你这样,许清宵就会帮你?你当真是个白眼狼,大魏文宫教了你多少?你看了多少圣人书?”

“现在你居然去帮一个叛徒,帮一个连圣人都不尊重的人,你还是不是人?”

“诸位,将这种人扣押书院之中,罚他在书院给圣人雕像下跪,跪十天十夜。”

“对,跪十天十夜,让他痛改前非。”

朱圣一脉的势力最为恐怖,那些支持许清宵,亦或者是为许清宵出言的读书人,这一刻被无数朱圣一脉读书人抨击。

甚至到最后,更是被抓到书院去,逼着给圣人下跪磕头。

一时之间,不少支持许清宵的读书人,遭到了无妄之灾,甚至有一些老儒,已经年纪一大把了,也被抓去下跪。

这般的屈辱,让这些读书人羞愧难当,恨不得自杀。

可这些人连自杀的机会都不给他,轮番盯着,用木棍架着,就这么硬生生跪在圣像面前。

这种情况不断发生,一时之间,也引来无数争议,文宫内部都有不少人看不下去,传到大魏文宫后,也响起不少大怒之声。

认为这太过于荒谬了,他们允许天下读书人抨击许清宵,这是言论自由。

但别人帮许清宵说话,也是言论自由,可却遭到这样的惩罚,这就太不公平了。

所以不少大儒上书,希望文宫出面,不要让这种事情继续发酵。

可一直到翌日,洪圣给予了回应。

不可动用私刑,但不尊圣人者,跪拜圣人,也不算酷刑。

这就是洪圣的回应。

当这个回应下达,一时之间,文宫当中,一些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大儒,在这一刻彻底愣住了。

这个回应,就差没把支持写进去啊。

这样做,只会让各地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

会惹出天大的是非,所以这些大儒在此上书,希望洪圣三思。

可得到的依旧是冰冷回答。

“为儒者,不敬圣人,视为大罪,跪拜之罚,已是轻饶。”

当这个回答出现后。

天下朱圣一脉的读书人,就彻底放开手脚了,之前他们还的确比较担心是不是有些过分?

可现在文宫都这样说了,自然而然他们不再害怕。

甚至已经有些朱圣一脉的读书人起了歹念,污蔑平日仇视之人,说他们也支持许清宵,将其抓来,罚于圣像之前,如若不服从,各种拳打脚踢。

各地官府也不敢插手,毕竟这是读书人之间的事情。

总而言之。

一场场的动乱发生。

相比较之下,大魏就稍微好一些了,倒不是没有发生这种事情,而是发生了一次,刑部第一时间出动,将这些读书人视为恶霸之流,上奏京都刑部。

由大理寺核实之后,昨天上的奏,今天就被砍了头,所以大魏读书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里是京都,许清宵的主场地,外面可以闹一闹,这里敢闹?除非嫌自己活命。

而此时此刻。

漠北地区。

许清宵走在山川之中,望着一座座荒凉的山头,沉默不语。

他已经在这里静坐两天了。

感悟天地自然。

也在思索自己的圣道。

朱圣十二册,让自己明悟了圣道,但许清宵要走出自己的圣道。

重新明意!

重新立言!

重新著书!

重新思索中心思想。

推翻重来,是世间上最难的事情,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成升华与改革,这很难。

即便是第一步,重新明意。

许清宵陷入了长达两天的沉思。

没有明悟圣道之前,两年都不算久。

但懂得圣道之后,两天的确很长。

按理说应当是一鼓作气,明悟一切,从而成圣。

可是,许清宵在这一步的时候,陷入了沉思与疑惑。

重新明意?

明意什么?

自己之前的明意,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可现在的明意,又是什么?

明意简单来理解。

就是要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

明白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去实行。

可问题是,许清宵的的确确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杀光朱圣一脉?

这显然不合理啊,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天地也不允许啊。

感化朱圣一脉?

抱歉,做不到。

朱圣一脉已经疯魔了,感化他们?那还不如感化妖魔,最起码还有点可能性。

五百年的积累,五百年的变化,岂是自己能够感化的?

再说,即便是能感化,所付出的代价有多恐怖?

许清宵要成为圣人,但不是想要成为圣母。

时间缓缓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