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百万劳工,大魏鼎盛,第三关,毒杀百万(第5/7页)

所以就没有一鼓作气。

大魏东部,是突邪王朝。

大魏北部,是初元王朝。

大魏南部,基本上被同化,这次大战与他们没什么关系,但藩王之乱,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南部。

大魏西部,就是异族番邦了,而北蛮与西部靠得最近。

这一次大战,其实就是平西之战。

血洗西部异族,震慑诸国,还能促使大魏经济起飞,这就是此战的目的。

其实说来说去,大魏是在内战,无非是与附属国之战罢了。

所以战线最长也就是一万里左右,各个异族国相邻很近,三百里,五百里,最多一千里,连边关防线都没有。

毕竟彼此之间也很难打起来,真打起来了,大魏会调节。

不设边关也是当年太祖的意思,就怕这帮异族国翻脸不认人。

如今也就便宜了许清宵。

不然真设边关防线,绝对不可能十日内,结束两次大战。

眼下,第一关口和第二关口已经打下了。

形成完美后勤战略部署,大荒军,麒麟军只需要留守二十万兵力即可镇守四国,根本不担心有人来偷袭。

谁敢偷袭,大魏国都还有一支军营没有出手,紧急时刻,一日之内能赶到战场,异族国敢打正面?

敢打的话,何必守城?出来互相杀就行了啊。

所以剩下九十万大军,便可以安安心心一路前进,抵达陈国。

至于天子军,由西而内,扫荡各个部落就行,到时候三军汇合,就可以剑指陈国了。

而对方的战略思维许清宵也清楚。

陈国应该开始上上下下武装,有了前车之鉴,也会想尽办法杜绝危险。

所以陈国希望时间充裕,做好真正的长久之战。

而这一战,诸国必然会竭尽全力防守。

所以想要有利对抗陈国。

第三关,必须不能拖泥带水。

随着许清宵思考一个时辰后。

丹神古经的声音响起。

“丹炼好了,放进琉璃罩中,否则丹毒扩散,百米内都会中毒。”

丹神古经封锁丹气,而后吐出十颗拳头大小的丹药,落在了罩中。

“多谢前辈。”

许清宵盖住毒丹。

而后道谢一声。

“不用多谢,七日后来取丹。”

“对了,五品破境丹,药材老夫与你说下。”

“只需要三种,十万年灵药一株,五品妖王心脏一颗,还有紫玉玉髓一斤。”

后者开口,说出五品破境丹的药材。

这三样东西,依旧都是极为珍贵的药材,若论药效价值,不弱于药王,可若论珍贵性,不如药王。

毕竟药王可以让人续命,本质上意义就不同。

“好,劳烦前辈了。”

许清宵将这三种药材记住,回头问问女帝有没有,有的话直接拿来。

毕竟自己给大魏创造如此之多的财富,拿点药材不过分吧?

至于怀疑不怀疑?

许清宵倒不是飘了,而是眼下有一件事情摆在女帝面前。

即便是女帝知道自己修炼异术,那又如何?

当一个人的价值,变得极大的时候,那么不管他做了什么事情,都已经无所谓了。

如若自己能让大魏真正强盛起来。

那么就算是一位半圣说自己修炼异术,只怕满朝文武都会说一句。

异术?什么异术啊?啊,圣人,我眼睛瞎了,我看不见了。

所以。

大魏这一战,不只是强国之战,国运之战。

更是他许清宵立身之战。

此战过后,自己的名望以及民意,将会达到顶峰,一举突破天地大儒之境。

到时候看看谁还敢来找自己麻烦。

一刻钟后。

许清宵来到大魏宫廷,文华殿内。

“阳平侯,劳你将此物护送至曲周侯手中,以龙舟急速护送,一定要小心,万不可将琉璃罩打开。”

“还有这封信。”

许清宵第一时间喊来一位列侯,让其将毒丹交给曲周侯。

第三战,许清宵不想拖延时间。

他要速战速决。

“遵令!”

阳平侯二话不说,直接接过琉璃罩,而后火急火燎离开文华殿,护送毒丹。

待阳平侯走后。

许清宵继续下达新的军令。

“都宁侯,清河侯,听令!”

“你们二人,集结大荒六十万大军,火速赶往藩国,与信武侯汇合。”

许清宵下达命令。

大魏五大军营。

天子军九十万已经征战而出。

麒麟军九十万也已征战而出。

大荒军只派出三十万,现在许清宵将六十万填补进去。

这就两百七十万大军。

平定了蕃国,唐国,阿木塔,突良,得到了如此多的粮食,大魏完全可以派大荒军过去,不用担心后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