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三大好处,商会震惊,朝堂之争,激烈无比(第4/7页)

“兄长放心,愚弟颇有点面子,会处理好的。”

“走了,不用送了。”

许清宵到不觉得什么。

六部不答应?

武将不答应?

他自有办法让这些人答应。

说完此话,许清宵便直接离开了。

待许清宵离开后。

张如会也迅速去处理此事,同时他内心无比激动与紧张。

如若许清宵说的都是实话,那自己真的要翻身了,是真正的翻身啊。

大约一刻钟后。

许清宵从桃花庵离开,回到了守仁学堂内。

此时,因为下雨的原因,天色早就昏暗了。

守仁学堂中空无一人,李守明不知道去了何处,其余的读书人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许清宵回到房内,也要开始做些事情了。

官商数量限制。

十品官员,捐赠一万两,个人永久。

九品官员,捐赠五万两,个人永久。

八品官员,捐赠十万两,个人永久。

七品官员,捐赠二十万两,个人永久。

六品官员,捐赠五十万两,个人永久。

五品官员,捐赠一百万两,个人永久。

四品官员,捐赠五百万两,个人永久。

三品官员,捐赠一千万两,十年制。

二品官员,捐赠五千万两,十年制。

一品官员,捐赠一万万两,十年制。

而后,四品以上的官商,稳定三次上升或者是不变,反正不能下降的情况下,可获得爵位,具体爵位,根据你为国家做的事,以及为百姓做的事,进行评选。

由儒官核实,六部辅佐,最终呈交给商官首领,也就是自己啦,然后再又自己交给陛下,最终陛下审批。

整个流程公开公正,不允许有任何徇私枉法。

这个制度出来,许清宵也很好奇,能给大魏带来多少银两。

保守估计一下,五万万两应该是有的。

一品官员设六个,但自己要算一个位置,张如会也要算一个位置,所以只有四个位置,肯定会有人观望,一口气拿出一万万两,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得给八大商会时间想一想。

所以许清宵暂时得到一个五万万两的数目,当然这是保守估计,至于到底如何,就不一样了。

制定完计划后。

许清宵不由松了口气。

这第二刀已经形成了,现在就看这帮商人跳不跳了。

只要超过五成的商人跳进来了,那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要是没跳进来,就有些尴尬。

至于文武百官,许清宵也的确有对策。

只是得看这个事情,明日能不能通过。

也就在此时。

一则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魏京都。

户部发布公告,因推动水车工程,缺大量钱财,需京都商贩捐赠银两。

公告发布不到一个时辰,陆陆续续有人捐赠,最高二百两,最低一文钱,然而就在此时,富商张如会。

捐赠一千万两白银的事情,顿时引爆了整个大魏京都。

没人会想到,张如会居然捐赠一千万两,甚至户部上上下下都傻眼了,他们发布公告时还在好奇。

最高会有人捐赠多少银两,大部分猜测是一万两白银。

可没想到的是,张如会竟然捐赠一千万两,连户部尚书顾言都惊动了,确定此事之后,大肆赞扬张如会爱国。

要为张如会写奏折禀告圣上,而张如会令人写的文章,也慷慨激昂,京都百姓们纷纷谈论此事。

到处都是夸赞张如会爱国为民,身为商人,没有逐利,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捐赠一千万两白银。

这如何不让百姓们夸赞张如会是个好商?一时之间,可谓是名声大噪。

而对于大魏其他商人来说,所有商人都猜不透张如会这是在做什么,只觉得张如会脑子有问题。

哪怕是八大商再得知消息后,一时之间,也琢磨不透张如会这是要做什么。

一千万两白银啊,张氏商会一年的收入,这又不是张如会一个人的钱财银两,其他掌柜要不要分钱?

白白花出一千万两,有什么作用?就为了博取一个好名声吗?

这不应该啊,随便去灾区施粥也能捞到不错的名声,何必这般?

他们想不通,大魏的权贵们也想不明白,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张如会脑子有问题。

就如此,一直到了卯时。

新一日的朝会开始了。

武官们精神抖擞地上朝。

但文官彼此之间有些疲倦,六部尚书还好,尤其是顾言,心情很愉悦,白白得到一千万两的捐款,如何不开心?

而六部当中的侍郎们就显得有些累。

太平诗会明日结束。

所以今日他们也去了,而且今天发生了不少事,首先是大魏文宫已经不派人来了,由陈正儒全权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