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陛下还是不聪明亚,找我办这事,一天就行!(第6/7页)

“如此利国利民之物,不可能就此作罢吧?”

陈星河出声,与许清宵谈论这件事情。

“自然不可能作罢。”

“水车工程,必须要大力发展,陛下虽有些急,但也不算太急。”

“眼下朝中百官抵制,是因为都有自己的心思,陛下有陛下的打算,儒官有儒官的打算,文臣有文臣的打算,那些武官也有自己的打算。”

“需要大家冷静一下,或许有所好转。”

许清宵解释道。

“冷静一下?冷静多长时间?毕竟听说顾言顾尚书都要辞官了,若是冷静个半年一年,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陈星河有些不理解。

“半年一年应该不至于,还是得看陛下怎么做吧。”

“不过陛下现在应该也头疼的很。”

“唉,可惜啊,陛下还是不够聪慧,否则的话,这个问题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许清宵喝了口茶,如此说道。

这话一说,陈星河更加好奇了。

文武百官都抗拒,百姓都抵制这个水车,以目前的情势来看,这件事情最起码要僵持几个月,甚至真等到落实下来,半年一年都有可能。

可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这就有些……夸张了啊。

“师弟,此话何意?”

陈星河好奇了。

不仅仅是他好奇了,正在做饭的李广孝也好奇了。

他这两天也在想办法解决此事,可两天没有任何头绪,怎么许清宵竟然说一天之内就能解决?

“师兄,你听师弟说哈。”

“其实这件事情,往简单点来说,无非就是立场不同。”

“陛下希望大魏粮产能快速提升,这样一来的话,就能让更多百姓少挨饿,又能增加国税。”

“可户部尚书却认为,东西是好东西,但一口气花这么多银两,他舍不得,同时他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

“六部其他官员更简单了,他们倒不是舍不得银两,而是不认可此物,再加上都希望国库充实,没事给他们拨点款,让他们缓解压力。”

“武官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北伐之争,没了银两,这北伐之争岂不是要泡汤了?”

“至于最后的儒官们,这帮人本身就是和稀泥的,不管什么事,都会保持反对意见,如果这件事情最终结果是好事,他们就不说话,如果最终没做好,他们就开始指责,什么我早就说了吧,如何如何的。”

“但让他们为了这件事情,去得罪陛下,他们肯定不愿意。”

“所以,这件事情,只需要将顾尚书说通,再和六部其他官员好好谈一谈。”

“最后再去找武官好好谈一谈,那就没事了。”

许清宵分析的很简单,陈星河完全听懂了,可就是因为听懂了,陈星河不由开口道。

“师弟,整个大魏京都都焦灼的事情,怎么从你嘴巴里说出来,感觉就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

“你这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估计很难吧?”

“尤其还有一点,百姓怎么处理?文武百官即便是答应了,可现在百姓不答应啊?”

陈星河皱着眉头,这般说道。

许清宵这话感觉好像有手就行,可细细想来,感觉有手不行啊。

“恩,做起来很难,至少对任何人来说都难。”

“所以需要找一个人,找一个既能安抚户部尚书的人,又能安抚武官,还能跟六部其他人打好交道的人。”

“当然最重要还是得安抚好百姓。”

“至于儒官们,就让他们一边凉快,不用考虑他们的感受。”

许清宵如此说道。

“安抚顾尚书?又能和六部打好交道?还能安抚好百姓?哪里有这样的人啊?……等等!师弟,你是再说?”

陈星河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人。

但下一刻,他看到许清宵嘴角的笑容,顿时明白了。

敢情许清宵说了半天,就是再说自己啊?

啊……这!

师弟装哔技术当真是越来越有水准了,自己得好好学学。

“师兄,不是师弟自夸自擂,但凡陛下聪明,想到了我,师弟可以保证,一天之内就能把这件事情摆平。”

许清宵自信无比道。

当然这是在自己人面前吹嘘,要是在陛下面前,许清宵至少要说半年,然后还要说尽力而为,做不好不能骂自己。

“你既如此有自信,为何不主动找陛下说呢?替君分忧,也是我等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啊。”

陈星河倒是相信许清宵,不相信没办法啊,才入学半年不到,就已经立言。

这要是不相信,陈星河还相信谁?

“不行,这种事情,绝对不能主动请缨,朝堂上的事情,反正很复杂,师兄,他日你入了朝堂,一定要记住,任何事情都不要上前,该装死就装死,有事就逃,逃不过就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