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闹翻天了,仗刑尚书?陛下宣旨,许清宵为大魏增国运(第6/7页)

殿外,五位尚书也听此话,左丞相兼吏部尚书陈正儒眼中闪过一丝异样,但很快便收敛了。

殿内,张靖却皱眉开口道:“陛下,此事不妥。”

可话一说完,女帝的目光,充满着寒芒。

“你的事,朕待会处置。”

声音响起,张靖又一次闭嘴了。

“臣,接旨。”

衡量一番后,许清宵没有任何选择,直接选择接旨。

自己没有任何选择,大闹刑部,不管自己理由多好,其实都算让国家损失颜面,方才的话,听听就好了,谁当真谁就是傻子。

现在女帝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许清宵只能走下去,即便这个台阶很难下,但总比没有好。

本来许清宵想说一句,如果自己破解了该怎么办时,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没必要跟皇帝讨价还价,这样反而会引来陛下反感。

“张靖!你身为刑部尚书,却对下属之事不管不问,以致于闹出这般是非。”

“许清宵方才之言说的好,无论事情大小,刑部都不能视而不见,此事朕罚刑部主事之上半年俸禄,记大过一次,如若再犯,革职查办,包括你,张靖!”

下一刻,女帝的声音继续响起,一番话说的张靖脸色难看。

罚俸半年很难受,但更难受的是记大过一次。

大魏三年一次京察,但凡记大过者,六年内不得升迁,如若再犯错误,哪怕是记个小过,则终身不得升迁,如果再记一个大过,当场革职。

自己还好一点,可自己在刑部的势力,就大打折扣了,以后大家说话做事必须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因为没有犯错的机会了。

“臣,领旨。”

张靖憋屈啊,实在是无比的憋屈,他难受的想哭,可当着女帝面前,他哭不出来啊。

“还有,刑部四员外郎革职,掌库革职,工部尚书前些日找朕说过,工部最近来了些人,人手充足,朕会让工部尚书从工部挑些人来任职,不过往后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女帝再次开口,一句话,革了四位员外郎。

可这句话,让张靖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外面的五位尚书脸色也大变,眼中露出震撼之色。

四位员外郎被革职,不算什么,说难听点,就算是侍郎被革职也不算什么,因为他可以直接从吏部换一批自己人来。

从东明会换一批人来,可陛下却让工部派几个人来任职,这是何意?

工部的尚书可不是员外郎,而刑部来一批不属于自己势力的官员,这对掌控刑部极其不利。

员外郎这个级别,做不了什么大事,抉择权肯定还是在他手中,但问题是,四个员外郎却可以洞悉刑部许多事情,光是其中的一些事情,完全可以告知工部尚书。

这相当于是安插四个人在刑部监督他们啊。

用工部来牵制刑部,这才是张靖脸色大变的原因。

而许清宵心中也不由咂舌,一件这样的事情,陛下竟然成为了最大获益者。

刑部这么多年,早就是东明会的势力了,而自己这样一闹,陛下刚好安插工部的人进去,压制刑部的团结,就算工部的人也有党派,但再有党派再一条心,也不可能跟刑部一条心啊。

帝王之术。

恐怖如斯。

许清宵也算是明白为何陛下偏偏这个时候打断自己了,毕竟自己真要打了刑部尚书,那这件事情就安排不了了。

而自己打了侍郎等人,是陛下给张靖一个警告,故意让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关键时刻出手,让刑部吃个天大的亏。

对比之下,许清宵所作所为,无非是闹腾一番罢了,让人面子上过不去,而陛下的手段,却是让刑部吃了一个天大的亏啊。

不,不是让刑部,而是让东明会吃了一个大亏,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布局,在这一刻瞬间打破其中平衡。

殿内殿外的尚书,哪一个不是人精,瞬间便知道,刑部这回是真的吃了大亏啊。

尤其是东明会的势力,更是面色冷漠下来了。

“陛下!”

张靖声音都有些苦涩,他开口,一旁的许清宵有些乐了,这要是张靖还不长眼,不愿意接受那就好玩了。

可张靖却没有提这件事情,反倒是看向许清宵道。

“陛下,此事臣完全同意,但有一件事情,臣必须要让许清宵受罚。”

他开口,到了这一刻还是要让许清宵受罚,当真不是人啊。

“何事?”

女帝开口,平静问道。

“许清宵大闹刑部,以致于刑部体面折损,影响到了国运,这件事情,不要说臣了,明日上朝,六部尚书都不会善罢甘休。”

“与其明日在朝堂之上折腾争吵,倒不如今日就处罚了吧,国运之说,其中影响,老臣宁死也要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