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找地不顺 【一更】(第2/3页)

1982年3月28日,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学生们,在1978年春季入学的学生们,正式毕业,走出校园。

——

春天到,人们脱下臃肿的棉袄,换上了轻巧的衣服。

街旁枯树抽出新芽,树下有老人坐着下象棋,老人旁有小孩儿在嬉笑打闹。

是春意盎然,是万象回春。

宋禾的行李已经被陆清淮拉回四合院,她自己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回家。

一路上,宋禾清晰地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

街道上的自行车越来越多,小轿车更是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人们的衣着更加亮丽,她甚至看到好几个姑娘穿着她家卖的货。

甚至宋禾还看到不少女生烫了卷发做了发型,时尚极了!

回去路上,宋禾顺路拐到自己的店铺中。

她的店铺是买下来自建的,足足建了三层楼,是这一片区第一间服装店。

店铺中的装修也特别好看,宋禾花大手笔用了玻璃窗,让过往行人也能透过玻璃窗看到店里的衣服。

如今店铺那叫一个人来人往,生意简直好的不得了。

宋禾下了自行车,才走到门口呢,店铺的店长谢素馨就急忙走了出来。

“小禾姐,我正巧有事儿要找你呢!”

宋禾进门,边走边说:“啥事?”

谢素馨指了指隔壁,问:“隔壁的店铺说要对外售卖,他来问咱们要不要买。”

宋禾好奇:“为啥呢?”

“说是隔壁家的儿子读完大学了,这段时间准备出国,店主夫妻也跟着想出国。”

隔壁家当初看她们家店铺衣服卖得火热,所以开店卖衣服。

哪知隔壁家的生意比她们家落后一大截,关键是隔壁家真不会经营,连账本都做得糊糊涂涂的,听说不仅没得赚,甚至还亏本了呢。

因此,他们两家店铺的关系一直不大好,当然了,是隔壁单方面认为的不大好。

谢素馨这人脑袋灵活,曾经就对宋禾提过一个意见,说是这个地方的客流量巨大,她们这个店铺无法完全吃下。与其等着让别人吃,还不如她们自己吃。

宋禾当时因为资金充足,对此没什么意见,可是隔壁的人不愿意卖,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如今,他们家倒是先提了起来。

宋禾:“咱们不急,他们要是上门来,你就去和他们交谈吧,最低价问清楚后再来告诉我。”

说实话,她如今对开分店这件事已经没什么兴趣了,她要忙活的是幼儿园的事情。

谢素馨点点头:“我晓得。”

宋禾让谢素馨忙她的去,自己则从店铺一楼走到店铺三楼。

店铺的一二楼都是衣服卖场,衣服琳琅满目,简直是不少女生心目中的天堂。

此刻并非什么节假日,然而店铺中依旧处于一个客似云来的状态。

姑娘们不停选着春装,在落地镜前左右摇晃,央着姐妹帮忙看看到底哪件衣服好看,选中后又去试衣间,穿完后又得在落地镜前照上几分钟。

二楼也是如此,不过二楼卖的是夏装。夏装已经提前到了,看的人也不少。

宋禾听说谢昭庆上个月去了南方特区,他似乎是准备在南方特区那边办个服装厂,甚至来信问大娃要不要入一份股。

大娃还没考虑好呢,宋禾就急忙抢了他的这件好事。

谢昭庆这人能干,宋禾打算搭上他这班致富车。

不过大娃考虑再三后倒是不愿意,说资金自己得留着,他有用。

有啥用呢?

宋禾也不晓得他到底要干啥。

大娃死活不肯说,当初缠着让小妹帮他捣鼓电视机,如今还敢缠着小妹,让小妹帮她捣鼓计算机!

不出意料,大娃没几分钟就被小妹一脚撅了回去!

小妹这辈子的白眼都翻在大娃身上了,觉得大娃还是太闲。

一楼二楼看完,宋禾又去三楼。

三楼是店铺售货员们住的地方。

店铺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女孩,所以住在一块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店铺足足有十个人,住在店铺里的就有八个人,三楼住着还是有点拥挤。

宋禾看过之后便又离去,一路骑到胡同中。

这两年来,胡同的变化也十分大。

变化最大的,还是胡同中卖菜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年纪大的大爷大娘们,岁数小的青年男女比例也不小。

甚至,还有摆摊卖吃食的!

宋禾就喜欢一个姑娘做的串串香!

那味道贼正宗,听那姑娘说,这辣椒还是从老家带来的呢,难怪辣劲儿大。

宋禾回去的路上照样买了几串,还没到家就已经全部吃完。

回到家中,陆清淮已经帮她把行李给整理好了。

陆清淮这人估摸着有点强迫症,他看不得家里杂乱无章,宋禾自从搬来首都后,估计做卫生的次数都不超过三次。往往在宋禾觉得家里杂乱之时,陆清淮都开始动手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