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双喜临门(第3/4页)

陆清淮手上在给宋禾削苹果,人就站在她旁边看着。

他露出一抹笑:“你这是终于要跟小妹说了?”

宋禾抬眼看着他:“当初咱们是谈对象,不告诉小妹也没什么。可如今咱们是结婚,这当然得告诉小妹。”

她原本是打算今年小妹放暑假时把这件事儿跟小妹说一下的,哪知小妹待在学校不回来了。

小妹敢把自己遇上爆炸这种大事瞒着她,宋禾就敢做先结婚领证,后告诉小妹的事情。

只是宋禾在信里明确说了,说她和陆清淮谈了好几年的对象,不过大娃和米宝都知道。如果要问具体的事情,请去信给大娃和米宝,因为她接下来这段时间工作无比繁忙,肯定没法正常回信。

她这信一寄出,远在李家村的大娃和米宝背后就突然一凉。

宋禾寄完信后,蹬着自行车匆匆找柳局长去。

柳局长这人……咋说呢,宋禾觉得他相较于唐局长来说,比较保守和平庸。

不过这也正常,平和县经过几年的大发展,步子迈的特别大,快劈叉的那种大,所以来个保守平庸的人也挺好的。

上头这是想稳住平和县的局势,让平和县充分消化一下前面几年还没消化的东西。

柳局长上任后充分体现出他自己的保守与平庸,宋禾明里暗里说过好几次要扩大校区,他都置之不理。

底下的公社说要自己建高中,他也得琢磨好半天。

至于唐局长在任内,举办的许多活动他也不办了。比如什么作文大赛,手工大赛,田间劳作大赛,他全部搁置。

在宋禾的建议之下,他倒是做出上任后的第一个决策,那就是设立县级奖学金。

这是个没风险的大好事,他琢磨了三天后,点头表示愿意干。

奖学金是面对中小学以及中专学校发放的,相对来说金额的档次也不一样。

这个奖学金每学年评一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名额,再加上奖金丰厚,所以县里财政要支出的也不算少。

不过平和县如今多的就是钱,没看新上任的县长大力改善县城的基础设施吗?

他把全县的路都给修了一遍,该扩大路面的扩大路面,该搭桥的也搭桥。

除此之外,还让底下的公社大修水利,大修路段,甚至还补贴钱给相对来说较为贫困的公社,鼓励他们办副业。

就这还不够,甚至还向市里提过好几次,说要让市里拨款修建国道。

这个国道是通向附近省市的,如果国道一铺展开,那么往后平和县就真是个四通八达的好地方。

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想发展经济,那就得先发展交通,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话扯远了,在平和县老百姓看来已经很保守的县长,和柳局长一对比,县长怎么也得算是个激进派。

宋禾当初不仅有提议奖学金,甚至还提议了助学金,结果人家柳局长就取纳了奖学金的建议,丝毫没提助学金的事儿。

也不知道他是不想,还是还没思考完。

柳局长做事情就慢吞吞的,能第三天办的事儿就绝对不第一天办。哎,可人家该干的还是能干完,也能办的中规中矩,不说很好,但也绝对不差,这是个什么道理?

几分钟后,宋禾话得到验证,柳局长绝对是个慢得跟只乌龟似的领导!

她坐在办公室中,瞧着面前的文件,不知是哭还是笑。

笑是因为她被市里的唐局长推选到省里当优秀工作者去了。

哭是因为这个消息几个月前就已经下来,如今恐怕省里的选拔都已经完成了。

宋禾表情无比复杂,所以说柳局长足足给她拖了两个多月,难道是确认她被省里选上后,才把消息告诉她的?

还真是这样!

柳局长当时差点就让秘书去跟宋禾说了。结果他突然想起省里还得选一遍,便干脆让秘书先等着,等省里的结果出来后,再告诉宋禾。

宋禾无语,柳局长脸色丝毫未变。

他慢悠悠喝口茶,放下杯子后,跟宋禾道喜:“省里评完,估计已经上报到了中央,你找个时间去首都,到时候可以直接参加大会。”

宋禾:“……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柳局长惊讶:“这我哪里知道。”他说着又拿起一份文件瞧了一眼,“哦,今年时间有变,是在9月15号。”

宋禾抓麻,痛心疾首:“局长,现在已经9月5号了!”

柳局长不解:“这件事又不要你准备许多的,更不要你写稿子上台讲话,你到时候去开个会,领个奖就成。”

宋禾:“!!!”

“好吧!”她不浪费时间和柳局长争了,“那我明天就请假去,学校的事都交给梁慧,您让李秘书帮我看一下。如果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麻烦您让李秘书和梁慧一起商议,重大问题就去找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