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幼儿园(第4/7页)

大娃口水直咽:“狗娃子的烤麻雀能换两块糖,那咱们得红烧肉是不是能换三块糖?”

“傻大娃,等你尝尝红烧肉,你再想要不要用肉换糖。”

宋禾没忍住捏捏他的脸,“得用钱换晓得不,等明儿姐姐教你们认钱。”

几个小孩对钱的认知不够,只晓得用糖、公分抵物。

油光红亮的红烧肉炖好了,宋禾这次炖得有点多,于是她将整个汤锅抱到桌子上。

中午米饭还有剩,所以此刻宋禾吃的是红烧肉配白米饭!

这种组合,她能吃到肚子撑。

红烧肉被炖得软烂,香中带甜的肉汁裹满米饭,把米饭浸得无比油润。

宋禾搅和搅和,一大勺饭上盖着一块层次分明的红烧肉,共同放到嘴巴中。

那瞬间,人生圆满了。

三个小孩吃得头都不抬,要是现在谁敢用糖块跟大娃换肉,大娃指定能一头冲过去,冲他个人仰马翻。

夜越来越深,月亮从乌云中探出头,慢慢变得明亮。

喝完最后一口猪肝汤,宋禾摸摸滚圆的肚子,“好吃吗?”

“好吃!”

“为了咱们以后顿顿有肉吃,所以你们得帮姐姐做事儿晓得不?”

“晓得。”

吃到肉后,三个娃是让干啥就干啥,每个人都呈现出最乖巧的模样。

“所以接下来要干什么?”

大娃最快举手:“洗碗。”

紧接着是小妹:“自己洗自己的碗。”

米宝咽下最后一口饭:“洗姐姐的碗。”

宋禾赞叹地看了米宝一眼,不得了啊我的米宝,这情商真有些高。

相处快两个月,她倒是发现三个小孩的不同之处。

当然,说的不是外在的一些东西,而是性格、智力以及情商等等内在方面。

要说单纯的智力,那指定小妹最牛。

宋禾真不知道她脑袋是怎么长的。

几日前宋禾看着李家村的深秋景色,身体内的文艺细胞蠢蠢欲动,随口给小妹显摆一段《沁园春·长沙》。

哪知在两天后,小妹居然在饭桌上把她说的那一段词一字不落地重复下来。

吓死人啦!

宋禾当时心脏都快从胸腔跳出来,还好她说的是红的不能再红的诗词。

要是背个《职业理念》再来个《教育法律法规》,或者哼一段英文歌,她都得原地去世。

等缓过来后,宋禾重点测试了三个娃。发现只有小妹脑袋有些变异,四五岁的年纪,乘法口诀说一遍她就会背,并且还运用自如。

即使宋禾没有正经养过娃,也知道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可这算天才吗?亦或者只是比普通人聪明一些?长大后或许会退化?

她不晓得,目前这个年代没地方去给小妹测IQ。

而大娃和米宝呢,在智力方面不及小妹,但在情商上远胜小妹。

大娃是最快和李家村的小孩打成一片的,目前正与狗娃子“分庭抗礼”,有了一帮自己的小弟。

和大娃相反的是米宝,比起大娃,米宝似乎与年龄大些的人更能玩得来。

这些大人唠嗑时压根没避着他,甚至还时不时投喂他一个南瓜子。

宋禾就好几次看到米宝蹲在大人堆里,仰着头听得一脸认真。怎么看,怎么像她听八卦时的模样。

有时和大人说话,米宝的甜嘴都能把人说得心花怒放。

宋禾时常怀疑,一家四口或许只有她一个正常人。

但转念一想,她老娘还曾说过她小时候一天能背好几个中药方,更是整个小区最受人喜爱的娃呢。

这么对比一下,似乎大娃几人也没啥特别的。宋禾不由得挺直腰板,多了几分自信。

一晃两日过去,天气渐冷,菜园里的小葱被风刮得凌乱,小白菜的叶子上打了一层白霜,蒜苗却越加水灵。

“吱呀。”

房间门被打开。

此时天光已大亮,许多闲不下来的村民们都干了一趟活回家,而宋禾却刚从暖烘烘的被窝里起来。

她先烧一壶热水,再去菜园中掰了不少蒜苗,洗干净放到灶台上。

昨天早上李队长和强子姑父去了趟县城,晚上姑姑便送了一袋面粉来。

说什么都要塞给宋禾,这能咋办?

只能趁着今天要去队长家吃饭的机会,做几盘饺子送过去一块吃。

饺子她做的是蒜苗猪肉馅,肉用的依然是几日前的野猪肉。

宋禾泡了许久的水,终于把猪肉的臊气去掉大半。

肉馅她昨晚便准备好,现在把蒜苗切碎,和肉馅搅拌在一起,回忆脑袋中有关饺子皮的制作教程,快速包了几十个饺子。

宋禾发现人被逼急了是啥都会做,反正几个月前她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做饺子一次便成功。

将所有馅料都包完,心中稍稍算一下吃饭的人数,把大半饺子移到一旁等待煮。剩下的摆放在篦子上,放到橱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