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京城八(第2/5页)

那个评委用勺子吃了一口饭,慢慢尝着嘴里的东西,明白了过来:“这是腊肉。”

其他评委一一尝试,纷纷惊叹。他们都是业内人士,味觉旁人灵敏,很快便明白其中关窍。

“原来上面的一层棕色冻霜是腊肉汁。”

姜辛夷说:“我将腊肉汁榨汁之后制成冰霜放在炒饭上,液化之后的腊肉汁与米饭混合,口感会更加细腻。”

刚刚那个评委明白过来,他回味着嘴里的味道,突然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又说:“不只是腊肉的味道,旁边的绿色露水是什么?味道清甜爽利。”

绿色露水被放在冻霜之上,并不打眼,却十分美丽,散发着光晕。

这就是这道菜的重中之重了。

姜辛夷没有卖关子,直接解释说:“这是海胆芦笋汤,用液氮将之冻为固体,这样可以充分保持芦笋的清香。”

这一道菜既有素,也有荤,既有陆地的,也有海洋的。小小一份饭,汇聚着如此多的东西,让人不得不诧异。

一个评委感慨:“它让我像回到童年,在海边挖宝。真是有趣极了。”

苏珍笑着说:“你做的菜既让人感觉到惊喜,味道又很不错。”

姜辛夷自信地点了点头,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

苏珍问道:“你为什么要做这道菜呢?”

姜辛夷沉默了一会,解释说:“这次比赛的主题是家。小笼包是我从小吃到大的中餐,腊肉炒饭是我母亲最拿手的一道菜。海胆芦笋汤则是我父亲经常给我做的菜。在知道这个主题之后,我便决定要做这三道菜。”

苏珍点了点头,赞扬地说:“你的选择很好。这是家的意义之一。家是我们所有人的港湾,我们的味觉记忆离不开家。”

在姜辛夷走后,评委们依然有些意犹未尽,忍不住赞叹刚刚的菜。

“分子料理做法难,又需要很多新想法,姜辛夷真的是在这两者上都发挥到了极致。”

“这不是吃饭,而是一次享受。”

“我喜欢尝鲜,所以经常吃分子料理。想不到在一场青年厨师比赛上,能见到这么优秀的处理方式。他真是个天才。”

这三道菜做出如此出众的味道本来就不简单,还要保留它的味道,改变它的形态,难度可谓登天。平常的厨师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几年时间去思考做法。

而姜辛夷想做就做到了。

他的厨艺和创造力可见一斑。

观众席上的人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的影像,也可以听到评委们的话,于是便越来越看好姜辛夷。

这次比赛是开放式的,有很多选手的粉丝来到了现场,包括姜辛夷和白一诺的粉丝。

他们之前在网络上吵过一架,虽然已经停战,但依旧不是朋友。这次他们进场的时候偏偏坐在了一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姜辛夷的粉丝们听到评委们的夸奖,喜笑颜开,言语间夹枪带棒:“白老板说要和姜辛夷比分子料理,可是她什么机器都没带,看上去好穷哦。她真的能赢姜辛夷吗?”

“哎呀哎呀,看来白老板这个称号是叫不下去了,应该要改成白二厨了。”

白一诺的粉丝们看着旁边姜辛夷的粉丝得意洋洋的模样,咬牙切齿,从牙关中溢出一个字:“切!”小人得志。

相较于其他粉丝的怒火朝天,大粉特别佛系。

她说:“事情还没定论,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肖羽看着评委们的表情,忍不住勾起嘴角,看来姜辛夷这次赢的机会很大。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畅想要将白一诺安排到哪个岗位。

白一诺给他的印象是一个民间高人,特别厉害的大厨。她要是真的来云庭之星,他不能亏待了她,不能真的让她当二厨,起码也得给她一个主厨当当。毕竟这位还是盛寒的意中人呢。如果他亏待了她,估计会被暗杀吧。

这次做的菜比较复杂,白一诺做菜的时间比较长,在姜辛夷后面将菜端了上去。

苏珍年纪大了,有些老花眼,看不太清她做的菜,疑惑地问:“这是红烧肉吗?”

不只是苏珍一个人,其他评委也产生了这种错觉。这道菜由四四方方的小块组成,是红棕色的,看上去和红烧肉特别像,而且比平常的红烧肉要好看得多,颜色红亮,赏心悦目,调动起了所有人的食欲。

一个评委察觉到不对,皱了皱眉:“红烧肉可算不上是分子料理呀。”

红烧肉没有改变食物形态,根本算不上是分子料理。

“我做的不是红烧肉。”白一诺摇了摇头,否认了他的说法。

“那是什么?”评委问。

苏珍将旁边的老花镜带上,细细看着面前这道菜,突然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有些明白过来:“这是箱豆腐。”

这份箱豆腐品质比其他的箱豆腐还要好,加上形状四四方方,导致它看上去特别像肉。再加上红色的烧汁,像极了红亮的红烧肉,不怪别人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