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 204 章

栖梧殿

秦焕离开后,花宜姝就拿出了江子欢查到的那些东西。

这满满一匣子,装着的都是胡太医的生平以及这些年的大致经历。

安墨坐在她旁边帮忙一块翻看,看到一半就惊讶道:“原来城南和城东的育幼堂竟然是胡太医开的。还有京城附近的雍州等地也有,胡太医这些年看诊赚的外快竟然都投到育幼堂里去了。”

岳州是没有育幼堂这种地方的,穷人家养不活的子女或是失去父母的孤儿都会被人牙子卖掉,颜色好的大多会送进青楼那种腌臜地方,颜色差的不是卖去做童养媳就是给大户人家当奴仆。

花宜姝是跟着李瑜行船来到江北,才听说育幼堂这样的地方。顾名思义,这里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年幼孤儿,供他们勉强吃饱穿暖,算起来比许多穷人家的孩子过得还要好,而育幼堂的孩子长到一定年岁就会让他们出去自力更生,或是到捐款的富户家里去做帮工丫鬟,或是留下来继续照顾更小的孩子……

然而这世道,有几个人会真的大发慈悲做善事?比起开育幼堂给别人养孩子,修桥铺路不是更能彰显功德?因此大多数育幼堂都是光明正大的牙行,孤儿养大了就挑着卖出去。只有招牌名为“子芩”的育幼堂是正正经经真的为孤儿提供庇护的善堂。

城南的子芩育幼堂花宜姝没去过,不过城东那一家她还有印象。

紫云一直捐钱的地方就是城东的子芩育幼堂,她还曾为了表功特意引她去看过,也就是在那一天,李瑜买夜明珠被骗,亲身去追那名小贼,而久寻不到的孙太傅和雪儿也是在那一天同时被萧青等人揪住。

后来那几天,李瑜还与她抱怨了好几次,说孙太傅变了,不是他记忆里崇拜的高大形象了。

回忆起往事,花宜姝面上不觉扬起了笑。

安墨也露出了笑,她手里正翻着一本账册,这上面的字迹她十分熟悉,是江子欢的,很显然,江子欢偷偷翻到了胡太医的账本,然后自己抄了一本下来。她越翻越惊讶,越惊讶越高兴,“胡太医这么多年赚的钱绝大部分都投出去抚养孤儿了,修桥铺路的也有,好多子芩桥子芩道……他自己生活却很简朴,这上面记着他全家每个月的吃喝嚼用所费不到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放在寻常百姓家能花用半年,但放在一名太医身上就简朴得过分了,毕竟他家里有仆从、出门要马车和车夫,以及身为太医不能在同僚面前显得寒酸,因此花费在衣裳和交际上的不能少……

说来惭愧,安墨自己经常出去外边酒楼吃好吃的,她自己一个月都要花掉十几两银子。综合以上种种,她单方面认定胡太医是个好人了。

然后她再往下看,啊了一声,“花花,这个胡太医有点可怜啊!他老娘几个月前去世了,妻子二十几年前就走了,女儿女婿也都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孤寡老人了。”

花宜姝皱着眉在一堆纸里翻看,发现胡太医还有个外孙女,不过十几年前就走丢了,至今没有找到。

安墨也看见了这一条,她恍然大悟,“子芩是草药名,也许还是他孙女的名字,这么说他这么些年一直做好事,是在给丢失的孙女积福?”

“兴许吧!”花宜姝放下匣子,面上若有所思。

安墨道:“如今可以确定胡太医没有问题了吧!”

花宜姝却摇头,“不一定。这人从前每到下值就回去赚些外快,休沐日更是要连跑好几家,如今却整日在太医院待着,轮不到他当值他也在太医院过夜,连休沐都很少回家……”

安墨:“也许他老人家腿脚不便不折腾了?”

花宜姝却不信,一个人突然间行动改变,其中一定有原因,花宜姝对她道:“继续找人盯着他。”

安墨眼巴巴看着她:“还找江子欢吗?”

花宜姝瞧安墨那忐忑的样子,嗤了一声,“这回不找你情郎行了吧?”

安墨红了脸,“我就是觉得他挺忙的。”

花宜姝心道一句女大不中留,才道:“让曹顺子盯着他。”

***

城南,常芳斋。

大门口传来喧嚣声,今日又来人了。

东边屋子立刻有人开窗来看,瞧见是附近那家子芩育幼堂里的孩子,便不屑地嗤了一声,关上窗就要再往床上躺。

同住一屋的女人叫住她,“牡丹!日上三竿了还要睡,你以为还在花楼里吗?”

名唤牡丹的女人年约二十五六,单眼皮细长眼,鹅蛋脸柳叶眉,相貌颇为妩媚,只是嘴唇太薄又微微下垂,便显出几分刻薄。她软骨头似的倒回床上,“又不是天皇老子,你管我睡到何时?”

同屋的女人被她噎了一下,随即便笑起来,“这儿可不是白给你住的,咱们如今还是贱籍,须得做事挣钱才能转贱为良。你这日日躺着,就永远是个叫人瞧不上的行院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