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第 193 章

也不知是不是白日里上的那一炷香真起了作用,花宜姝这天夜里当真做了个梦,她梦见一座从未去过的寺庙,庙里有沙弥一担又一担地将粮食从外边挑入寺内,寺内一间又一间的禅房里挤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争先恐后帮着寺内沙弥做活,像是生怕做少了就会被赶出寺庙。

一口大锅架在廊下,粥水一碗一碗地往外盛放,百姓们排队一个接一个领取粥水粮食,吃完有了力气便跟着出去外头伐木建屋,一直到日落方才回归。

正当她以为这是一座好心救济灾民的普通寺庙时,她的视线往上飞跃,掠过几重院墙,看见了修建得十分气派的大雄宝殿,宝殿内,一个分外熟悉的身影坐在蒲团上,正低头用给一颗颗檀木珠子抛光,不知他做了多久,每一粒都饱满圆润,明明是木头,却打磨得如同上等温润的墨玉,放在日头下,竟微微闪着晶莹的光。

这人原本一直专心致志地打磨珠子,忽而似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朝她抬眼看来……

花宜姝心里一惊,也不知怎么的下意识想要躲开,她身子一转躲入石柱后,正要继续偷看,不知怎的,忽然就从梦里睁开了眼。

窗外天刚蒙蒙亮,室内烛火幽微,身旁锦被里残留余温。

她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于是抬手拉了下床边的一根红绳,红绳另一端的铃铛叮当作响,很快就有侍女从外边进来伺候,还是她用惯了的紫云芳云等几人。

紫云素来殷勤,连娘娘今天比昨天多打了一个哈欠都算得一清二楚,在娘娘身边伺候多日,她自认对娘娘的饮食起居十分了解,自家娘娘非常在意容貌,每日晨起必定要好好捯饬一番,护肤养颜的步骤是一步也不能少,而且她还爱亲手来,从不让假他人之手,对那张脸爱惜得紧。没有人觉得不对,皇后娘娘这张脸美得不似真人,自然要好好养护。

只不过今日娘娘显然有些心不在焉,草草洗了把脸,擦了点玉容霜就结束了,反而是命人找来宫中最善打造首饰的匠人垂问。

匠人自然出自尚服局,是个年纪颇大的老嬷嬷,入内听明白了娘娘的要求,很快就保证能做到,花宜姝问:“多久?”

匠人答道:“最快七日,最迟半个月。”

花宜姝:“给个准信儿。”

匠人犹豫一下,在求稳和博取娘娘欢心之中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是选择了后者,终归她年纪大了,赌一把又何妨?于是她答道:“八日,至多八日,奴婢一定为娘娘打好。”

不久后,匠人退下,宫人端上来早膳。

花宜姝一边吃一边回味昨晚那个梦。

昨日李瑜带着她去拜完菩萨,临睡前还在念叨做梦的事,花宜姝原本不以为意,不想当真梦见了他,梦的还是在护国寺里的他。至今想起来,花宜姝都对自己感到恨铁不成钢,怕什么?她怕什么,反正是在梦里,没什么可怕的!然而当时她瞧见李瑜在给她做手串,她就分外心虚,一下就忘了是在梦里,生怕李瑜拿着做好的手串冲她质问,“朕都给你准备好信物了你怎么两手空空?”

虽说她并不觉得定情信物这玩意儿有什么用,但是李瑜如此重视,如果她始终不以为意,李瑜想必又会一个人躲着偷偷生闷气。

如今只能暗自祈祷这个梦是瞎编的,可是瞎编的梦哪里能真是到那个地步?直到如今,她都能想起李瑜手中那一枚枚光泽温润的檀木珠子,而在召来內侍监询问,发现护国寺的格局乃至收容百姓的一幕幕都能跟现实对应上之后,花宜姝心里简直有个小锤在敲似的,咚咚咚跳得欢快,她赶紧跑去紫宸殿给大帝上了一炷香,偷偷问大帝她什么时候能流芳百世,然后趁早在紫宸殿睡了个午觉,不想脑袋空空什么也没梦见,昨夜的梦仿佛只是个错觉。

而此时李瑜还在御书房处理事务,花宜姝在原地踱了几步,决定坑大帝一把,随意点了一个内侍,她道:“你去前面禀告陛下,就说我昨夜什么也没梦到。”

那内侍十分惊异,却不敢问什么,只老老实实向御书房传话。

而此时,李瑜正找户部问话。

自从蒋尚书被撤之后,原本的户部侍郎顶上了这个位置,听见去年国库一整年收上来的粮食和税银与总计支出的钱粮堪堪持平,李瑜眉头不觉拧了起来。

哪怕是平常百姓家都知道家无存粮心头惶惶,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大国呢?□□皇帝开国时,上上下下手头都吃紧,□□皇帝带头节衣缩食,接着好几位皇帝兢兢业业守住江山,总算将国库丰盈,谁知道先帝穷奢极欲,愣是将自高宗皇帝以来攒下的家业挥霍得七七八八。去年收上来的与总支出打平,相当于去年一年白干,若是一直国泰民安还好,若是突然发生什么天灾**,到时候国库没钱赈灾,岂不是要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