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6页)

大儒们在里面除了不能出外,身边有人伺候,吃穿有人照顾,只需要每天努力想题目就行了。

三阿哥在里边盯着,没有擅自写题目,而是等大儒们写好后仔细看了看,让他们互相也看看,选出最适合的题目来。

难度不能太难,却也不能太容易,适当才行。

不能浮于表面,还要有深度。

大儒们都是有才学的人,有了框架之后,费了些功夫,半个月后终于出了一卷题目。

然而三阿哥却道:“辛苦各位了,还得再出一套题目来。”

闻言,大儒们都惊住了,很快却明白三阿哥这是打算做两套题,到时候那天会出哪一套很可能就是随便拿的。

那样就不担心一套题目泄露的话,还有另外一套备份的题目能用,可谓是小心谨慎了。

已经出了一套,另外一套就要简单得多,只费了七天功夫就做好了。

三阿哥这边准备停当,那边四阿哥带着人审问也到了尾声。

这些官员都是收钱办事,谁都不是硬骨头,什么都愿意说了。

一个说了,后边就跟着一串。

这一串那一串,好家伙,几乎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大部分都牵扯进来了。

哪怕没伸手的,却也是知情的,四阿哥并不打算放过。

没沾手没拿钱,却知情不报,那就是同伙了,怎能轻轻放过?

以后谁都能这样,只要佯装不知道,就能独善其身,这可能吗?

四阿哥铁面无私,一出手就把人全部抓了起来,一个都不放过,更是抄家清点所有财产收归国库。

朝中就有御史觉得四阿哥这样简单粗暴横扫整个江南官场,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的做法不可取。

官员都撤掉了,江南的官场岂不是要瘫痪,无法运转了吗?

一时之间去哪里找来那么多的官员填补上,这显然是太过了!

另外有大臣却是赞同四阿哥的做法:“若是错了不惩罚,知错犯错的人留下,以后总归是个祸害,还可能让其他人觉得这只是犯点小错而已,以后还敢!”

不狠狠扫清这些朝廷毒瘤,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皇帝养病了一段时间,总算是慢慢好起来了,精神头却依旧大不如前,人也瘦了一圈,听着有点不耐烦道:“怎么,他们做错事,私下截留税收,朕还得把人留着?这上上下下的,就找不到能替代的人才吗?”

大国上下多少人,人才辈出,几个接替的人才都找不出来,这不是说皇帝无能了?

御史连说不敢,又道:“四阿哥决意把这些官员都斩首示众,罪臣足有上百人,实在有伤天和。”

一下子杀那么多官员,把其他人都惊住了。

皇帝在上首眯了眯眼道:“以爱卿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御史就拱手答道:“微臣以为,这些人确实有罪,可以抄家和绕城示众,然后流放三千里,没必要全都杀了,也会对四阿哥的名声有碍。”

皇帝点点头道:“你最后这句话说得也对,确实对老四的名声有些坏处。来人,让人去宣旨,就说把这些官员处置是朕的意思。”

“他们截留税收在前,科场舞弊再后,罪有应得。”

他又低头看向那个劝和的御史道:“那些罪臣才是有伤天和,害了多少有才之士,让他们郁郁而去,没能留下为朝堂为朕办差,实在是一大遗憾。”

那些被舞弊的书生占了名次的有才之人,要是富裕之家还能换个营生,要是贫穷的寒门之子,显然是倾尽所能来考一遭。

有的人可能坚持不下去,考不上就只能放弃。有的人兴许无法想明白自己为何名落孙山,又无颜回乡,在他乡郁郁而亡。

这些书生又有什么错,不还是这些舞弊的官员造成的吗?

他们这些才是伤了天和的人,光是直接推出去斩首示众一死了之而已,皇帝都觉得仁慈了,也弥补不了这些年他们毁掉了江南科举的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更是成了一道笑话!

皇帝挥挥手道:“御史确实是能畅所欲言,然而得心有正气来规劝就算了,这是让朕将错就错了?觉得杀人太多不好,那些官员怎么没想过压下多少税收,毁了多少书生的前程就是不好呢?”

“下去吧,朕的朝堂不需要你这样为了罪人开脱,表面带着悲天怜悯,不过是一丘之貉!”

这话是极重的,御史低下头缓缓退了下去。

皇帝环顾一周,其他大臣连忙道:“皇上英明。”

闻言,皇帝扯了扯嘴角道:“要没什么事,都散了吧。”

他看向身边,李德全轻轻点头,已经派人带着皇帝的口信赶去江南了。

皇帝下朝后回到御书房,问道:“老四是怎么处置江南那些空置的职位,提拔了什么人添上的?”

李德全低头答道:“回皇上,四阿哥把各处的小吏都叫了来,派人查过他们,没问题的都留下来处置各处空缺的事。若是做得好就继续留下,不行就换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