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6页)

耿奕跟这些官夫人们更没必要打好关系了,反正四阿哥这差事办成了,必定就能回京的,又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就算四阿哥带着她要一直留在这里,这些夫人们敢为难自己吗?

不给吃的穿的,还是能怎么的了?

耿奕作为四阿哥的侧福晋,也压根就不需要跟这些官夫人打交道的。

毕竟当地官员大多是芝麻小官,她还需要给这些夫人们赔笑脸寒暄吗?

耿奕还不如回去睡个回笼觉,再喝点奶茶舒舒服服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呢!

跟一群陌生人有什么好聊的,尴聊不浪费时间吗!

官夫人还以为耿奕跟着四阿哥出来,如今四福晋不在,侧福晋的她就该是帮忙打理人脉,然后好好招呼她们的。

谁知道耿奕直接就一个都不见,把人全都拦在门外。

有人不理解,有人就十分生气,认为耿奕不会来事,出门在外不跟当地人打好关系想什么呢!

四阿哥知道后倒是赞同耿奕:“不错,你不想见就不见,没必要让她们来打扰你。”

反正跟当地人打好关系怎么样,还能帮四阿哥直接把差事给做好了吗?

别开玩笑了,能做好当然是四阿哥的能耐,跟这些人有什么关系?

十三阿哥倒是担心耿奕之后一个人在家会不会无聊,也没个能说话的人在,想着要是这些夫人当中有那么一两个能说会道的,还能给耿奕解闷子。

耿奕摆摆手道:“十三阿哥不必担心,我一个人在家里也能自娱自乐,至于外边的消息,我会让春喜去留意的。”

春喜是二等丫鬟,年纪不大,长得不是特别漂亮,脸圆圆的,看着就特别和善亲切的模样,嘴皮子还利索会说话,是耿奕特地从丫鬟当中挑出来然后带过来的,就为了能让她出去打探消息。

她特意从后门出去,穿得也不是特别好,像是不起眼的低等丫鬟,提着篮子转了一圈,找了个面善的妇人问了附近的市集。

春喜因为嘴甜,一路又十分乖巧的样子,利利索索就把妇人打探清楚,知道是当地人,不动声色问了当地的事。

妇人十分健谈,又看春喜年纪小小就去当丫鬟,肯定身世一般,也就热心给她指路,一路还主动攀谈,甚至还隐晦道:“你这丫头长得好,平日少点出来,哪怕不能不出,这脸也得用煤灰弄黑一点。”

这话十分奇怪,但是春喜想继续问,妇人就摇头一副不敢多说的样子,就没再为难了。

她回去后就告诉了耿奕这件奇怪的事,耿奕挑眉道:“总不会当地还有强抢民女的人在?”

不然那妇人怎的特意提醒春喜,让她糊黑脸再出去的?

不过谨慎为上,下回春喜再出去的时候,耿奕就让胡嬷嬷跟着,总算能放心一点。

就是耿奕没想到胡嬷嬷当天跟着春喜也没回来,让人去打听,她们居然被抓进打牢去了。

她都要气笑了,大白天的有人当街想抢春喜,被胡嬷嬷拦下,还把家丁打得满地打滚,官差不抓住这个强抢民女的人和随从,竟然抓了胡嬷嬷下狱?

要不是胡嬷嬷死命拽着春喜一起走,那些官差还想让春喜给对方带回去吗?

这究竟是官差,还是助纣为虐的?

耿奕气得都想撸袖子冲出去救人,被出去视察河道的四阿哥回来看见,不由惊讶。

毕竟他还真没见过耿奕生气成这样,气得整个人都在哆嗦了,一边搂住耿奕问道:“这是怎么了?”

耿奕就赶紧把胡嬷嬷和春喜的事说了:“我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大胆,明知道爷在这里也不见收敛。”

四阿哥冷笑一声,转头就让苏培盛叫了当地县官过来。

县官姓张,心急火燎过来,也不知道四阿哥为何突然召见自己:“微臣拜见四阿哥,不知道有何吩咐?”

四阿哥板着脸问道:“我还想问张大人为何抓了我的下人,他们所犯何事?”

张县官这次冷汗都下来了,他没想到派人抓的竟然会是四阿哥带来的下人,他就说怎么会忽然出现陌生面孔,以为是外地来的,于是立刻告罪道:“肯定是差役弄错了,微臣这就让他们放人。”

四阿哥却拦下他道:“张大人不问究竟所为何事就让差役随便抓人,如今想抓就抓,想放就放,当律法是儿戏吗?”

张县官想把人直接放了,然后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可能吗?

四阿哥拦着他不让放,怎么都要个明白的说法。

是犯事了,犯什么事给抓进去,又用什么理由把人放归的?

四阿哥哪怕把春喜和胡嬷嬷继续关在牢里,也得张县官说清楚明白了,不然此事就僵着。

张县官擦着冷汗道:“是犬子不懂事,平日县里很少有陌生面孔,就上前询问,这位嬷嬷人高马大的就对侍从们动手,差役们就把人都带回去询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