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6页)

四阿哥却道:“合适,太子殿下却未必喜欢。”

墨兰的味道不差,甚至有几分书卷气,却不是太子喜欢的。

耿奕琢磨了一下,想到墨兰这个香气对太子来说还是不够克制了。

味道过于张扬,并不适合太子这个身份。

于是她想了想,最后定下的是木调香,这个味道足够沉稳了吧?

实在不行,耿奕都想来个巨石香,就石头的味道,能不沉稳吗?

哪怕木调香也不能随便在外边弄一点树皮来,还得挑一挑。

大过年的,四阿哥让苏培盛在外边弄了不少树的树皮和树干回来。

胡嬷嬷就撸起袖子做了一锅又一锅的玉容膏,耿奕对味道都不太满意,最后只有一棵香树的树皮做的玉容膏勉强还可以。

她特地请四阿哥来闻了,四阿哥闻了一圈,感觉鼻子根本分辨不出这些味道有什么不一样来,不都是木头吗?

耿奕就解释道:“第一个味道要涩一点,少了点清新。第二个香树的味道要浓郁一点,第三个是雪松的味道,第四个则是柏树的。”

四阿哥是听晕了,只让耿奕看着办。

耿奕就把香树和伴生的香根草混合在一起,味道反而更为清新,完全是草木香气,既不突兀,可以融入周围,又不带攻击性,相当沉稳而不张扬。

四阿哥一闻就点头道:“对,这味道可以,就这个。”

有了方向,胡嬷嬷很快做了一锅,耿奕特地用琉璃罐子来装这个玉容膏,看起来高大上多了。

四阿哥还弄了一个雕刻精致的锦盒,转头让人送去给太子。

折腾好几天才弄出来,耿奕也有些累了。

她坐下喝茶的时候心里纳闷,自己好好一个实习中医,怎么回头开始做定制香味的身体乳去了?

偏偏看四阿哥因为送了适合的礼物笑眯眯的样子,耿奕心想算了,他高兴就好。

不过她想起那天德妃的话,忍不住小声提醒道:“爷,要不要做一些玉容膏送去宫里给德妃娘娘?”

要是太子有了,德妃这次还是没有,她不知道会不会又要不高兴了。

四阿哥想想也是,索性决定道:“这样,你劳累一点,多做一些没有味道的玉容膏,除了娘娘之外,皇阿玛和其他兄弟也该送一送才是。”

不能只送德妃、太子和十三阿哥,其他阿哥就没有吧!

做人兄弟的,也不能区别开来。

德妃送了,皇帝那边就不能少。

皇帝都送了,皇太后那边就不该落下。

就是这年都过了,他这样忽然大规模送礼,会不会不合适?

福晋听后就建议道:“就说是过年时候琢磨出的小东西,冬日用最是合适,每家送一点不必送太多。至于宫里,正巧太后娘娘已经好一些了,就发话让我带着耿格格进宫去,正好我顺道给太后娘娘送了,另外让人给德妃娘娘和十四弟送一份。”

她在后宫送这个,比四阿哥就要合适得多了。

四阿哥就点点头,又苦恼给德妃送什么味道的,不说德妃,既然德妃送了,十四阿哥也得送。

福晋就建议道:“额娘喜欢芙蓉花,不如就让耿妹妹帮忙做个芙蓉花味道的玉容膏。至于十四弟,他年纪小,用着爷这个没有味道的玉容膏正适合。”

小孩子家家的,对香味反而不太喜欢,不如做个没有香味的。

四阿哥就点点头,对德妃喜欢什么花,他还真的不知道,幸好福晋是知道的。

廖嬷嬷来跟耿奕说的时候,耿奕心里都忍不住感慨这对亲母子还真不如福晋和德妃两个婆媳之间来得熟悉。

不过也怪不到四阿哥,一来他的目光都放在外边,早年可能对德妃有所期待,后来渐渐失望了,也就放下了,自然而然就不会主动去了解德妃的一切,而是把心思都用在办差上去了。

也可能他以前主动了解过,但是被德妃婉拒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四阿哥也就放弃了的。

耿奕按照福晋的意思做了芙蓉花味道的玉容膏,另外还准备给十四阿哥了的。

至于送给皇太后的,福晋的建议是选佛香。

皇太后如今也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也不爱插手后宫的事,甚是喜欢在佛堂呆一会儿。

未必真是念经抄经什么的,胜在清净,而且也能给自己找事做,打发一下时间。

偶尔还会请护国寺的主持带着几个师傅过来唱经,听一听心里也能平静下来。

正好皇太后有请,她就加紧时间全都做好,然后带上这些玉容膏跟着福晋去宫里了。

引路的宫女换了人,却是皇太后殿内伺候的,对福晋和耿奕的态度毕恭毕敬,比之前更要好。

两人过去行礼后,耿奕悄悄偷看一眼,发现皇太后的面色比之前要好多了。

发现她偷瞄的小动作,皇太后就笑着招手道:“站那么远做什么,耿格格过来我身边也能看清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