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4页)

戏曲演唱,除了唱,还有身姿步伐形态,一举一动,一坐一站,甚至一根头发丝,都有要求。

纵观那些唱戏的演员,脚步必然是及其轻盈的,身姿必然是曼妙的,气质必然是独特的。

齐武觉得,林夏会唱,便先教她唱上面的功夫,林夏年纪不大,唱青衣花旦都可以。

她询问林夏的意见,想学哪个。

“我想唱青衣。”

“可以。”齐武从最基础的发声、换气、节奏、行腔、吐字,一句一句,一个字一个字教林夏怎么去唱。

戏曲有唱戏曲的技巧在,而京剧,不是简简单单一朝一夕就能练会的。想要唱的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练习。

一下午过去,林夏第一次发现,自己在学唱戏方面,会这么难学。

只一句话的唱,齐武就要纠正她好几遍。必须唱得字正腔圆。但幸好她纠正完一次就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虽然累,但还是有收获的。

齐武她们今天下午是排戏,她没去练习,全用来教林夏了。

林夏非常过意不去,吃饭的时候还对齐武说着:“齐武,你不用把时间都浪费在我身上,会耽误你自己的排戏。”

“没事。”齐武丝毫不在意地说:“我和团长说一声,下次演出不上了。团长把你交给了我,我肯定要对你负责的。”

“不行,你怎么能因为我放弃演出呢?如果这样的话,我情愿自己摸索着学。”

“你自己摸索肯定不行。”齐武想了下说:“这样,京剧,本来就需要多听多记,我们排戏的时候,你就认真听里面青衣的唱腔,每一句怎么唱的。结束排戏,你再唱给我听,我给你一点点纠正。不过基础的唱法,还是得先教会你。”

齐武的负责,让林夏很是感激,她也很珍惜这个机会。

所以她的练习很刻苦。同在文工团一样,林夏一大早就起来练嗓子。

京剧对于嗓子的练习更加重视,而也更讲究。练嗓子不是一开始就发高音的,不能急于求成。

以前林夏吊嗓子也不是一开始就高音,是循序渐进的。只是京剧的练习,循序渐进的步骤更复杂。

但用这样的方法吊完嗓子后,嗓子不仅不会感觉累,而且唱歌的时候更能保持气息稳定和歌声的流畅完美。戏曲同样如此。

所以吊嗓子第一阶段,便是先练气,方法也有许多,深吸慢呼,托气断音,一个个,一步步练下去,再然后练习气、声、字。

四点时剧团的院子里看不到人,到五点时,陆陆续续的演员们从宿舍出来,站在各处吊嗓子。

京剧团不跑早操,但是一大早便是各种基本功的练习,唱功,身段,打功,等等,对比唱歌,唱戏要付出的精力可是多太多了。

齐武在院子里看到林夏时,惊讶地问:“你几点过来的?”

“四点。”

齐武佩服地朝她竖大拇指:“咱们团还没有像你这样努力的呢,五点起来已经是很努力的了。”

林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更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夸赞的,“我本来就是刚刚学,如果不努力勤加练习,我什么时候能学会呢。笨鸟先飞。”

齐武听着林夏这话,更喜欢她了。想她小时候学唱戏,也不过如此了。不过她是被逼着学的,林夏是自己上进学的。

林夏每天都会和徐行交流两人的学习情况。

徐行没有想着以后学会京剧,京剧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他一听就头疼,所以他就准备把京剧新排的那些新戏学会,至于其他的,他根本没在意。

在听说林夏学习唱戏的基本功时,徐行很着急,一直劝她不要再学了,浪费时间,他们是唱歌的,学会唱戏也没用。

但林夏一直不为所动,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徐行也不劝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一周便过去了,林夏她们迎来了休息的一天。

林夏没准备出去,在休息的时候也没想着放松,在宿舍里练习她这一周学会的所有东西。

齐武过来找她时,她嘴上正唱着昨天才学的戏。

齐武对林夏的用功也是服气了:“你就没想着玩一会儿?”

“没有。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休息了,正好你过来了,我想请你帮我听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昨天的问题。”

唱戏林夏没感觉出来自己有什么天赋,她唯一有的,就是不怕吃苦。

“行啊,你唱一遍。”

林夏在剧团里待着用功,而一起来的徐行,早早就出了剧团的门,不知道去了哪里。

虽说两人是一起过来的,但林夏和徐行两人的学习理念不同,所以她们之间的交流也不深刻。

齐武从林夏那儿离开后,便去找了夏团长。

“老师。”

无人时,齐武一向叫夏团长为老师,无人知道,齐武其实是夏团长的亲传弟子,再齐武小时候她就收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