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3/4页)

苏笑笑调动原主的记忆,整理一下思路才说:“我是早产儿,小时候身体比较瘦弱,还好我读书还不错,爹娘都很疼我,两个哥哥也让着我,从小让我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分配到城里工作,就不用下地干农活了,可惜我准备高考那年忽然宣布取消高考,我只好留在大队帮忙记记公分算算账,我爹总觉得能恢复高考,还是舍不得让我下地干活,谁知道这一蹉跎就是整整六年,所以地里的事我是真的不知道,可能得写信问我娘。”

苏笑笑也替原主惋惜,所谓寒门贵子,原主作为一个女孩子,年年考第一非常了不起,一心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谁知道一场运动把这个命运的大门锁死了。

很多人等着等着,觉得没有希望都放弃了学习,可原主并没有这样做,六年来她从未停止过学习,除了教大宝和小宝学习,自己几乎每天也在温故知新,初高中的知识她几乎都能倒背如流,每一年都在为高考做准备,只要宣布高考恢复,她马上能上场一展所长。

只可惜她并没有等到。

如果苏笑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距离恢复高考还有满打满的五年,到时候饭团和豆包也长大了,她说不定可以代替原主完成她的心愿,替她上大学,不过一切言之尚早,先不说她的到来有没有造成什么蝴蝶效应,就是这个时代跟她上辈子的七十年代是不是同一个时空都说不准,见一步走一步吧。

“但是这六年来我没有停止过学习,韩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参加高考的。”苏笑笑先给韩城一个心理准备,不然几年后她忽然说要参加高考,还考得不错可能会吓到他。

毕竟原主是老三届最老的那一届的滞留者。

说起来她还没有给她娘报平安呢,得找个时间得给他们写封信才行。

相亲的时候,苏笑笑说“读过几年书”,韩城还以为她可能小学或者最多初中毕业,没想到她是实打实的高中生,这有点出乎韩城的意料之外。

她的文化水平已经比军区大部分的女同志要高,文工团成员、部队医院的护士、小学老师等等很多都是只有初中文化,就算没有取消高考,更多的家庭更愿意女儿去上中专,这样能早点参加工作,苏笑笑这样实打实的高中毕业生才是相对少见,尤其是在农村。

韩城哪里知道,相对于苏笑笑上辈子的研究生学历,高中毕业对她来说真的就是“读过几年书”而已。

苏笑笑以为韩城会说点什么,然而,他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是个好习惯,高考迟早要恢复的。”

书到用书方恨少,韩城自己也一直自我进修,没有停止过学习,如果有机会,他也想回到更高的学府去继续深造。

“那你的高中课本还在吗?我的没带过来。”苏笑笑问。

韩城点点头,“在的,我从小到大用过的课本读过的书都留着,在最里面那个柜子里。”

小时候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韩城从小对书本很珍惜。

苏笑笑诧异极了,她学生时代记忆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每个阶段的毕业季,都会有几个收破烂的大叔大妈蹲在学校门口逮着她们问卖不卖书,多少多少钱一斤这样。

二十一世纪的课本随处可见,毕业留着也基本没有什么用,就算真的要用到,书店随时也能找着,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毕业就把书当废纸给卖了。

没想到韩城居然把课本一藏就是几十年,她都想马上去开柜子看看有没有腐烂。

既然达成共识,苏笑笑就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笑着说:“韩城同志棒棒的,咱儿子的罚站时间到啦,快去给他解除封印,我去开饭。”

其实韩城还想问问她怎么烧得一手好菜,以她的手艺就是去县里的国营饭店上班都是屈才,不过仔细一想,有的人就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以她的聪明才智,见过吃过听人说过,或者稍微看下书也能做得出来,也就懒得问了。

墙角里的小饭团一直都竖起耳朵听墙角,听到苏笑笑说罚站时间够了,立马就转过身来,正好对上韩城的视线。

“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保证再也不扔石头了,打水漂也不扔,真的保证!”

聪明的孩子好好管教能成为国之栋梁,反之亦然,管不好对社会的危害也会比一般人大,所以教育这类孩子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韩靖!”韩城一般说严肃话题都会喊饭团的大名,他已经很久没有喊过。

要不是苏笑笑刚问过饭团大名,饭团一定反应不过来。

“到!”饭团同志踏步敬军礼。

“你知道有个词叫做后娘难为吗?”韩城问。

饭团认真想了想,摇头,“不知道。”

韩城看着儿子的眼睛,一字一句说:“是后妈难当的意思,你妈妈管教你,管好了,别人觉得是应该的,管不好,别人觉得不是亲生儿子不上心,事实上,不管她教得好与不好都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韩靖你自己知道,你妈妈是真的拿你和弟弟当亲儿子在养,在外人眼里,你现在的行为不是代表你自己,你还是个孩子,你做错事,别人不会怪你,但是会怪爸爸妈妈有没有把你教好,你能明白爸爸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