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合一(第2/4页)

顾老二载着顾老太太直接去了牙行。

镇上的牙行就那么一两个人管着,老季是这里的老人了,所以每次有客人来的时候,先是老季接待,之后才是别人。老季看到牙行门口有牛车停下了,高高兴兴的上前:“客人来了。”

顾老二有些不知所措,他一辈子都没被人叫过客人。

正当这时候,顾奶奶掀开帘子出来了:“老季,是婶子我呀。”

老季的年纪叫顾奶奶婶子正好。“婶子来了,这牛车就是前头您孙女买去的那辆吧?”老季记性不错,再加上顾灵买了才没几天,所以记得深。主要吧,还是小平房的事情,让老季对这对祖孙印象深刻。

顾奶奶道:“可不是嘛,小丫头不懂这些事儿,多亏了你帮忙,今儿婶子给你送了一些豆子和蔬菜过来。”顾奶奶说着,从牛车里拎出一篮子的红豆和黄豆,都是今年新鲜的豆子,一粒粒饱满的很,还有一篮子的蔬菜,蔬菜上面放着六个桃子,颜色极为好看,“这桃子还是李家送来的,李家姑娘和我孙女是女子私塾里的同窗,据说是从县城里买的,送了不少,我们家人也不多,吃不光,拿来给你尝个鲜,你可不要嫌弃啊。”

“啊哟,瞧婶子说的,别说这桃子还好的很,便是烂掉的,我也未必有这个机会吃到。”这倒是实话,县城里有好的果子肯定被人家抢光了,他一个镇上看牙行的,哪里轮得到他去买。再听顾奶奶提起李家,“婶子说的李家莫不是咱们镇上的乡绅李家?”

顾奶奶道:“可不是嘛。”

老季没有想到顾家还有这等关系。镇上的乡绅,在这镇上谁不给面子?于是,老季对顾奶奶更加客气了。顾奶奶送的这些东西老季也没有拒绝,这些豆子和蔬菜,加起来约莫一百文左右,这个礼也收得。而且,关系不就是礼送来送去送出来的吗?老季一边收东西一边道:“婶子啊,您可真是我的亲婶子。”老季这样做中介生意的人本来嘴巴就会说,甭管他内心怎么想,当初顾奶奶和顾灵来牙行,一看就是乡下人,他都能客客气气的介绍,热热情情的介绍,可见是个心理有底的人,就是会狗眼人低,也藏的好。所以此刻,马上和顾家认亲了。反正叫几声婶子,他也不会少块肉。

顾奶奶也来劲,马上道:“可不是嘛,我当初一看你就眼熟,原来还有这缘分在。”

老季跟着道:“婶子说的是,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我脸皮薄,不好认亲。”

顾老二默默的看着他娘和老季攀亲戚,真是一点想法都没。

扯了一会儿,顾奶奶道:“啊哟,我差点给忘记了,我还要去衙门办地契,还要去买母牛呢。”

象国朝廷机构的构成,最末端是县令,县令所在的是县城,县城下面有镇、镇下面再有村。

乡下人口中的衙门通常是镇上的衙门,而不是县城的县衙,有的乡下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县城,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仅仅是镇上。

而镇上没有朝廷机构,那么镇上的治安、管辖等怎么办?则有保正。

其实保正相当于后世的镇长、乡长等。镇下面的所有乡都是有保正管的,而保正就是民间选拔的机构,虽然不是朝廷机构,但是在民间极有威望,且保正和县令因为利益的关系,则是一体的。

当然,县衙也有派人在镇上辅助保正一起办事。

所以镇以及乡下的老百姓如果要报案、过户等事宜,都是保正这边办理的。但是,保正在镇上也不是独大的。比如这个吉祥镇上,有乡绅、有举人,保正如果敢乱来,乡绅和举人联合起来,保正也没有办法。当然,也有地方保正和乡绅都是一体的,鱼肉百姓,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吉祥镇的风气却不错。

老季是个活络的人,听到顾奶奶的话,便马上道:“婶子,我随您一起走一趟吧,您是我亲婶子,来我的地盘了,哪能叫您自己去办事?何况地契那边的人我熟悉,买母牛就去上次我给侄女推荐的地方。不过,你们不是刚买了牛车吗?怎么要买母牛了?这是去配种?”

无怪乎老季这么想。不然寻常老百姓买了公牛是用来耕地的,公牛力气大,而母牛的话都是拿来配种的,顾家既买了公牛,有买母牛的话,也只能是去配种了。

顾奶奶没有否认:“是这样的,我们家已经分家了,我老头子这边还有亲戚,我娘家这边也有亲戚,大家都买公牛的话也买不起,所以就一起出钱来买母牛,想着买去自己配种,到时候小牛出来的话,也好给自家亲戚用。”顾奶奶自然没说是宝贝孙女要喝牛奶,毕竟喝畜生的奶传出去也不是那么好听。

老季一听,顿时提醒道:“婶子,买母牛配种也不是那么好配的。主要是母牛生小牛的话,接生是个问题,有些母牛能顺利生产的那好说,有些不能的话,可能一尸两命,那损失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