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页)

崔慕礼不动声色,将她与旁人的互动尽收眼底,思绪回到昨日傍晚。

据沉杨多日来的调查,谢渺自去年清心庵一摔便性情大变,成日念经抄书,戒荤茹素。落水事件发生后,谢渺去清心庵小住,请慧觉师太替她供奉起三盏长明灯,认识孙慎元之妹巧姑,并在那里与定远侯夫人有过一面之缘,言语间曾隐约透露流民闹事的消息。

哦,对了,据定远侯夫人的丫鬟所言,消息是她不小心听“崔表哥与姑父私下聊天”而得知。

随后,谢渺回府,向谢氏提出经营纸坊的意愿,寻得丧父又被未婚夫抛弃的方芝若,全力支持她重振造纸坊,又据方芝若私下与人聊天所知,其理由是她知道方芝若将来一定会成功。

圣上公布皇后有孕的消息后,定远侯府紧跟着要亲自布施,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祂的第一封信,写明地点时间,请他去镇压流民动乱。

再后来……定远侯与世子回京述职,红河谷灾银案旧事重提,他收到第二封信,暗指灾银的失踪与宁德将军有关。

与此同时,谢渺与崔夕宁关系变得亲近,知晓她和孙慎元的关系后,不仅没有揭发,还替他们隐瞒关系。便在他们见面后的第二日起,孙慎元不再去书院,反而成日去牛头山瞎逛,从而有机会救得罗尚书之父,成为罗尚书的门生。

再观谢渺,一改往日想嫁入崔府的想法,与他划清界限,对周念南的求亲无动于衷,满门心思遁入空门。

至此,假设谢渺真是祂,来看看祂做了哪些事。

祂知道定远侯府布施时会有流民闹事,在清心庵时委婉提醒侯夫人,无果后,又向他递信,希望他能出手相助。

祂知道方芝若将来会以一介女子之身重振纸坊,于是鼎力支持她继承父愿。

祂知道定远侯回京,红河谷灾银案会被重提,写信告知他灾银案的始作俑者是谁。

祂知道崔夕宁和孙慎元的私情,明白二人地位悬殊,结合无望,便助孙慎元救下罗尚书的老父,获得罗尚书的赏识。

……

种种迹象表明,祂似乎预知未来,对崔府也好,对定远侯府也罢,甚至对孙巧姑和方芝若,都并未包藏祸心。

祂在以自己所能帮助所有人。

祂是故事里的“神仙”,同样,祂亦是谢渺,他无血缘关系的表妹,一个甚至未接触过阴谋诡计的少女。

他本怀疑有人暗中操控,但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显示她受人指使。

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能用她的原话来解释。

“上个月我在清心庵摔了一跤,昏迷时得到了佛祖的点悟。”

当时无人将她的话当真,都认为她在开玩笑,但假作真时真亦假,说不定事实便是如此,荒诞,不切实际,甚至光怪陆离。

崔慕礼不信鬼神之说,但他敬畏一切。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发生点超乎寻常的事情,好似也没有那般奇怪?

最主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谢渺背后没有另有所图的“神仙”,她就是神仙本人。

事已至此,他并不着急去探究她的秘密。猎物已经入圈,他要做的是悄无声息地观察,一击必中地捕获,以及成功猎食后地享受。

想想便觉得有意思。

*

谢渺察觉到崔慕礼有点不对劲。

大白天的他来海花苑找她,进书房却一声不吭,只若有所思地盯着她,眼里写满四个大字。

我有心事。

谢渺莫名其妙,你有心事,干我何事?

“咳咳。”谢渺故意清嗓子,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崔慕礼回过神,“是有那么件事。”

谢渺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崔慕礼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轻拢长眉,“你这茶叶……”

茶叶怎么了?

谢渺喝了口,最普通的乌龙茶,挺好啊。

他道:“上回的雨前龙井没了?”

“哦,那个。”谢渺理所当然地道:“好茶得留给贵客。”

先是茶具换瓷碗,再是极品雨前成乌龙茶,言行中的不欢迎简直溢出天际。

崔慕礼却道:“说的对,于你而言,我自然不是外人。”

谢渺一噎,“不,我不是这个——”

崔慕礼善解人意,“我懂,你无需多言。”

门口偷听的拂绿:唉,论口才,小姐真不是二公子的对手。

谢渺显然也清楚,干脆放弃与他争论,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崔慕礼道:“再有三个月,妹妹便要出生,我想请你帮我看看,该给她准备份什么礼物合适?”

谢渺问:“你怎么知道是个妹妹?”

崔慕礼答:“弟弟也行。”

这态度称得上是敷衍中的敷衍。

谢渺推辞道:“表哥是见惯奇珍异宝的人,来问我该送什么礼物,未免太过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