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谈和(第4/4页)

当殿中站了十三大臣时,景易终于忍不住了:“楚爱卿,你是北伐军主帅,漠辽战败,你居功甚伟。对漠辽使臣来朝谈和之事,你不说两句?”

楚陌出列:“皇上,自漠辽来犯到战败,北伐军死在战场的将士八千七百四十三人,受伤的有一万一千三十六人,其中重伤重残七千九百六十人…臣看诸位大人都主张对漠辽夏疆以德报怨,臣甚慰,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敌国都能施恩至斯,想来应是很乐意拿出金银来告慰那些死伤的将士,奉养他们的老小妻儿…”

辅国公魏兹强都快堵实的心窍一下子被疏通,畅快极了。来来来,先拿银子出来。别两嘴皮子一碰,说得轻巧。

“追根究底,那些将士的死伤都是为保大景山河秀丽,百姓安和。他们有恩于大景,有恩于安享了太平的所有人。诸位大人既能以德报怨,那报德报恩,该是不惜所有了。也不要你们多拿,两百万两黄金便可。”

张仲听得脖子都不禁缩了缩,两千万两银啊!论狠还是楚陌最狠,下手直刺要害。掏皇上的钱袋子,大话随便说。现在…倒是继续说呀,北伐军之后还有南风军。

娘的,要不怕殿前失仪,魏兹力都想把嘴张大了冲天笑。这帮虚头巴脑的文士就该让楚陌来治。一治一个准,治好的有张首辅,治不好的有严启、朱林等等。自己不结果,他就结果你。

谈宜田手腕不凝滞了,眼里含笑,行书飞快。楚陌…太投他的脾性了。

看殿中把头埋得低低的大臣们,景易挨个叫:“鸿胪寺少卿,你怎么说?”两百万两黄金,这是善之给漠辽划出的底线。

姚正心扑通扑通的,抓着玉圭的手紧了又紧:“皇上,楚大人说的在理,是臣想岔了…”

“你想岔了什么?”楚陌头都不回,凤目望着乳白的玉圭:“仗不需你们打,你们安居京中,锦衣玉食,何曾可怜过边关将士?施恩于漠辽?你们见过漠辽骑兵的凶悍吗,知道他们手中持着的弯刀有多利吗?”

工部尚书吕曹华锁眉:“楚大人,那依你之见,漠辽使臣来,该如何谈?”

“在议之前,臣先说明两点。”楚陌拱手向殿上:“一,此回大景与漠辽之战,起于漠辽来犯。二、漠辽并非主动递上降书,而是北伐军打到了两国王城,他们才不得不投降。”说到此,轻嗤一笑,“吕大人说‘谈’,我想问你,你有什么要与漠辽谈的?”

吕曹华感觉到了被针对:“当然是谈和。”

“谈和?”楚陌不悦:“你说错了,应该是漠辽求和。谈,有商议之意,在此用不着。朝廷只需列出条件来,割地赔银再加年年来贡,漠辽同意,那便‘和’。不同意…就继续打,打到‘和’为止。”

太和殿没声了。

景易看楚陌的眼神都带着虔诚,曾伯祖给他找的这祖宗,他以后要更加诚心诚意地供。听听刚那几个字,割地、赔银、年年来贡。一笔一画,都金灿灿。

吕曹华不认同:“穷生极恶,富长良心。”

“你如此大善,该是富可敌国。那两百万两黄金应是不在话下。”楚陌看向殿上:“臣请皇上全了吕大人的这份大善。身为北伐军主刷,臣也代那些死伤的将士谢过吕大人。”

“楚陌,我们讲的是理。”吕曹华沉脸:“国与国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

楚陌听不见后语:“穷生极恶,我认同。但富长良心…那就未必了。”回首看吕曹华,“不说旁人,就讲前工部尚书严启,抄家抄出多少,全京城的百姓都看到了。他富吗,良心长在哪?

另,在这跟我讲理之前,吕大人还是先寻个寺院,给你庶长子已逝的生母做几场法事,上几炷香,忏悔一番。毕竟其为了你的前程,忍了你降妻为妾,再娶高门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