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救赎(第6/7页)

少了的几十只千纸鹤不知道是节假日漏掉了,还是因为什么原因,放在了其他地方,也许那段时间她没有买到一样的纸,或许是过年回家不方便折,又或者陶雅只是夸张了一下,忘记了一些日子。

这甚至不算是谎言,只是数字的微小差异,并不能作为证据,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这件事有点细思极恐。

沈君辞皱眉细想。

有一种可能性,陶雅可能只是心机深沉的善良女孩,如同她讲述的那个故事,为了闺蜜,忍辱负重,默默做着那一切。

她要完成闺蜜的遗愿,让所有该受到惩罚的人都被惩罚。

她把周颖颖死后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

但是这个案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尽管可能性很低,但是他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眼前的这个女孩真的聪明绝顶,她在被欺负之后完全黑化。

在孙雨诗落水以后,她想的是不能让她死得那么轻松,所以才把她救起。

她一边欺负周颖颖,一边假意说,我还把你当做朋友。我这样是为了你好。我不欺负你,其他人就会欺负你,我也会被她们排斥。

她知道周颖颖得病,一边假装劝说她应该看病,一边告诉她,她这样的人就应该去死,并且自己决定利用她的死亡。

医院的记录并不详尽,没有留下明确的诊断证明。甚至说,除了地高辛的开药记录,他们都无法确认,是否周颖颖的心脏病严重到了那种程度。

死者血肉腐烂,他们也仅能化验出有地高辛的存在,无法获知确切浓度,也不知道是不是周颖颖自己吃下。

陶雅可能已经完全预知到了今日的一切,所以才留下了周颖颖的视频作为脱罪的证据。

她可能是个绝对的坏人,从自己受到欺负的那天开始,就把一切都记录下来,忍辱负重,咬牙忍耐,最终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她从孙雨诗坠湖起,彻底开始翻盘,她一步一步算计着一切,周颖颖的境遇与死亡,也是她借力的一环。

她控制着所有人,进化成了一匹凶残的头狼。

想到这第二种可能性,沈君辞觉得背后发凉,手臂上的汗毛根根竖起,他觉得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咙。

顾言琛终于起身道:“结案吧,根据相关的证据,以及所有证词,我们已经不可能获知全部的真相。当时真正发生了什么,只有陶雅自己知道。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个选择,选择我们相信什么。”

沈君辞问:“你会相信哪一种?”

顾言琛道:“大概是陶雅讲的那一个故事吧。至少在周颖颖录制视频时,她是相信这位好朋友的。”

顾言琛判断的依据还有一些。

在周颖颖死后,陶雅并没有反过来欺负其他的女工,整个寝室关系是相对和谐的。不管孙雨诗坠湖的意外是什么原因造成,陶雅真的从冰湖里把孙雨诗救了上来。此外他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陶雅和周颖颖的死亡有直接关系。

如果陶雅真的算计到了那种程度,她去做什么不好,非要在这里做个普通女工呢?

所以,他愿意相信陶雅的本性是善良的。

想到这里,他反问沈君辞,“你呢?”

沈君辞沉默了片刻,排除了之前脑内的推断,他清秀的面容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也一样,如果这不是真相的话,这个世界,人心太过复杂也太过黑暗,未免会让人无望。”

相对于口供与推断,警方更愿意相信实证。

死者周颖颖的供词,是对陶雅有利的。

目前的实证就只有眼前这些,具体的结果需要法院裁判。

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全部工作。

再往下分析就需要推测了,过度的推断会误导检方。

法律之中有句话叫做:疑罪从无。

意思是没有明确证据的话,认定会偏向无罪。因为人无法举证证明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他们不会放过坏人,也不希望冤枉好人。

所有的一切都会不带倾向性地如实记录。

至于他们脑中认为的答案……

有时候,人必须说服自己相信点什么,这样人的信念才能够更为坚定。

沈君辞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的心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最终他把所有的感觉都压在了心底。

一叠一叠的档案,一份一份的口供,最终都会被尘封,成为众多破获案件之中的一个。

这个案件很普通,却又不那么普通。

到了凌晨一点,他们才得以下班,走下刑侦楼台阶的时候,沈君辞忽然道:“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就会感觉到很多其他人加之在身上的痛苦。”

这件事挺奇怪,人们明明是同类,却要互相伤害。

如果没有最初孙雨诗的嘲弄,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