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5页)

直播间也一片哗然,觉得分外不可思议,陈秋直播的时候也把这个野塘给他们介绍了一下,他们也看到了这个塘并不算多大,就这么点地方能养出一条四十多斤的鱼,可想而知这鲤鱼年纪有多大。

钱父也被惊到了,他以前看别人钓鱼,钓到那种大鱼都羡慕的不行,尽管那个鱼只是十斤的样子,但在他看来已经大的不能再大了,毕竟他钓过最大的鱼也就是五六斤重的样子。

结果钓鱼体重纪录一下子翻了八倍,虽然这个鱼是别人帮忙给拉上来的,但是四舍五入也是他钓起来的。

“老哥,你这个鱼卖吗?”有人扫了眼鲤鱼身上的鳞片,问道。

在他看来这个鲤鱼最珍贵的并不是他的体重体型,而是他这一身金红色的鳞片,就这样子,拿出去一定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卖不卖,这鱼我待会放生。”钱父赶紧摆手,这鱼的样子,他看着也喜欢的不行,但是家里肯定养不了,卖给别人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还不如放生了。

陈秋听到这话笑了笑,看钱父喜欢得不行的样子,赶紧让他自己抱住这个鱼,说给他拍张照片留个做纪念。

钱父赶紧抱住鱼让陈秋拍照,这个鱼待会就要放生了,现在不留个纪念,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拍照留念,钱父婉拒了其他人想要买鱼的交易,刚准备把鱼放生回野塘,陈秋提了个建议:“这个野塘就这么点,这鲤鱼在这里肯定也憋屈得不行,我记得前面一段路不是有一个更大的湖泊吗,水质环境都差不多的样子,干脆把这鱼放生到那边吧。”

这个建议钱父怎么会不同意,只是他记得那个湖泊距离这边也有一段路程,就怕这鱼在半路上就没气。

钱父的疑虑,陈秋早有办法解决,他开着车过来的,车上有一个水箱,这鱼放进去虽然不能自在的游泳,但是保个命还是不成问题。

钱父带着鱼竿水桶上了车,和陈秋一起坐在了后车座上,两人聊了会天后,陈秋向钱父道谢。

“这有什么?你也是有善心。”钱父摆了摆手。

如果说一开始他不知道陈秋让他换湖的意思,刚刚上车瞥到的那个眼神也足够让他清醒过来。

刚刚和他买鱼的人,有只是好奇随口说说,也有势在必得的。

如果这条鲤鱼放到那个野塘里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塘里的水就被人抽干了,然后把鲤鱼给抓走。

毕竟那个塘,说小不小,但要说大,也算不上什么大,抽水只是费力费时而已,要真有人不计成本抽水,也不是做不到。

此时直播还在继续中,而观众们听到两人的聊天才恍然大悟,而看到陈秋和钱父的关系好起来,就忍不住开始刷弹幕了,他们想知道钱父的鱼饵是咋做的?让陈秋问问。

陈秋也看到了弹幕,摇了摇头说,这是钱父的私人秘密,不能问。

钱父感觉陈秋是一个可交之人,也没有隐瞒,直接告诉他这个鱼饵的做法。

看直播的观众本来还兴奋的不行,以为自己可以知道一个秘制鱼饵制作方法,然而听着钱父的讲解越听越迷糊,这不就是最简单不过的黄豆饵料吗?

新手钓友谁没有碰过黄豆饵料,材料简单,制作方法也简单,成本还低,但是他们制作的这个饵料效果绝对没有钱父的好。

大家都有点怀疑钱父是不是骗人,但是也有一些观众还记得钱父的那些饵料样子。

不知道制作方法的时候确实不是什么做的,毕竟那饵料的效果太好了,他们也怕猜错,可是钱父一说,他们感觉那个饵料怕真的就是黄豆做的。

“黄豆?”陈秋诧异的眨了眨眼睛。

钱父以为他不信,解释了一句,甚至还把钱玲和他说的事给说了出来。

“我昨天钓鱼就不行,钓了个半天,一条鱼都没有,然后今天我就弄了一点这个黄豆做饵料,效果你也看到了。”钱父唏嘘。

别说,虽然这样钓鱼确实很爽,但是感觉没有了钓鱼的辛苦,也有点不像以前那么有趣了。

观众听到钱父的感叹,发出无数个省略号,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呀。

不对,这是本来就饿着,结果今天吃撑了,就开始胡言乱语。

谁想天天钓鱼没有鱼上钩。

陈秋的钓鱼直播挺受欢迎的,而围观的观众中就有应家的忠实顾客,听到钱父的描述,他们顿时感觉有些不妙,这个黄豆,这个时间,这个例子,怎么就这么耳熟。

“那这个黄豆是在哪里买呢?”陈秋问。

“好像叫什么大青山果园。”钱父回忆了一下道。

“果园?卖黄豆?”陈秋疑惑。

“对,就叫这个名字,要不是名字特殊,我都记不住。”钱父笑道。

看直播的观众一听到名字就去搜了起来,他们倒不觉得这是在打广告,毕竟真要是什么饵料产品在打广告,也不至于弄得这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