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欢喜(第2/4页)

信里殷殷叮嘱道:

“令妹虽和虞氏退婚,但你乃京中重臣,大可不必刻意躲避。

望舒,你理应欣然赴宴!方能显出君子辽阔胸襟。”

梅望舒对着老师的手书,正啼笑皆非时,手里的信冷不丁被从旁边抽走。

洛信原慢条斯理道,“让朕看看,何事让雪卿蹙眉?”

一句话没说完,目光落在书信里几句‘理应欣然赴宴’,‘君子辽阔胸襟’上,他背过身去,忍笑忍得肩膀颤抖。

“真是难为你了。”他笑完了,转回来道,“实在不想去,不必太勉强,我去找叶相替你说几句好话。”

梅望舒摇头,“老师是真君子,他说的话本身其实不错。——罢了,我还是去走个过场。不和虞家人碰面就好。”

洛信原赞同,“这样也好。”

五月二十当天,洛信原这个赐婚的天子需要到场,接受新人拜别。

临去之前,特意问了梅望舒,确认她今天会去御花园观礼,这才当先过去。

梅望舒遣几个小内侍去御花园打探了几次,听说赴宴的官员家眷人数渐渐地多起来,御花园里几乎要摩肩接踵,这才从西阁过去。

在人前露个面,说几句场面话,又特意在叶昌阁面前晃了几下,今日赴宴的目的达成;她按照原定打算,往御花园的僻静角落里走去。

入宫随驾十多年,御花园的地形早就熟记于心。

临湖的某个假山上方,有一处八角石凉亭。

那凉亭在夏季遮掩在郁郁葱葱的枝杈里,抬头仰望才能瞧见,若不是极熟悉地形的人专门去寻,轻易发现不了。

洛信原少年时,有一阵很喜欢夏日躲在凉亭里看书,无论下面人怎么叫唤,他死活不应声。

等到众人找不着,她亲自去御花园寻人,站在假山往上看,十次有八次在树荫遮蔽的凉亭里看到一双黑黝黝的眼睛。

次数多了,从假山上凉亭的小径也驾轻就熟。

她挽起官袍下摆,踩着假山后方的几块青苔石板上去,片刻后,微微喘息着坐在凉亭里。

从袖中拿出一本书来。

按照今日的计划,这份棋谱清清静静地看几页,新人送嫁出宫,她差不多也可以离去了。

才翻过两页,凉亭下方的假山处,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动静。

一位穿着雍容诰命服饰、华贵头面的贵夫人,身边并无贴身丫鬟跟随,独自奔到大片假山后,以为四处无人,用帕子捂着脸,低声抽噎起来。

在她身后,跟随着一名身材高大的紫袍重臣,脚步稳健,语气却不怎么好。

“我今日有许多事要办,你有话直说,莫要哭哭啼啼,拖延我做不了事。”

凉亭里的梅望舒微微一怔,翻书的动作停下来。

听声音,居然是林思时。

夏日细碎的阳光下,穿戴着诰命服饰的贵夫人抬起头来,含泪唤道,“夫君。”

五官清丽,四肢纤细,年纪并不很大,约莫二十出头,楚楚含泪风姿,是文人最喜爱的弱柳扶风的娇柔美人。

梅望舒居高临下,将这位夫人的相貌清楚看在眼里,立时微微皱了眉,转过头看向另一边。

眼不见心不烦。

但说话的声音却挡不住,还是传入耳中。

身穿诰命服饰的贵夫人,正是林思时的正室夫人。

不顾林思时今日身为主婚人忙碌不堪,把人拉到无人处说话。

林夫人拿帕子擦拭着眼角,“原不想打扰夫君做事,但若不趁今日,妾身都见不到夫君的面。”

她委屈中来,垂泪哽咽,“昨日夫君歇在赵姨娘的院子里,前日夫君歇在许姨娘的院子里。妾身已经记不清又多少日子没有单独见到夫君了……”

林思时深深吸气的声音,梅望舒隔着那么远距离都听见了。

“你把我拉到这么偏远的角落里,就是为了说你那些掂酸吃醋的小心眼?”

四处无人时,林思时的声音也不像平日面对同僚那般沉稳,带出明显的火气来。

“你也知今日是圣上赐婚的大日子,新娘子是天子母家表妹!我受圣上亲口托付,做这桩婚宴的主婚人,全京城三品以上的大员连同家眷,全部聚集在此处观礼!若是哪里出了一丝一毫的岔子,明日我便是整个京城的笑话!”

他忍耐着丢下一句话,“有话回家再说,我要回去做事!”拂袖便要走。

林夫人却仿佛受了什么极大的刺激似的,哽咽着跪倒在地,膝行几步,死死抱住林思时的膝盖不放。

“回家去,哪里知道何时能再见夫君一面!当初你我情浓时,也曾在月下山盟海誓,今生相携白首!妾身怎知有一天,夫君会如此厌弃于我!”

林思时连说了几次“回家后我去你院子找你”,林夫人只是不信,死死抱着林思时不放,哭声越来越大,隐约引来几个临近路过的内侍宫人停步探头,从各处投来窥探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