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筹划(二更)(第2/4页)

向野尘点头应下,提起几天前的盯梢差事。

“查的是当朝国舅爷,还真是个了不得的皇亲国戚。不过他家里护院的本事却稀松平常,跟了几天,查得明明白白的。”

他毫不客气地往太师椅一坐,伸手捞了个石榴剥着,“主家,好眼光,一钩子钓到大鱼了。”

贺国舅从宫里回来,神色惶恐不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从早上关到半夜。

他夫人叫了几次,没叫开门,焦虑地去找来了贺国舅的母亲。

也就是当朝太后娘娘的生母,当今天子的外祖母。

这回贺国舅终于开门了。

母子两个闭门嘀嘀咕咕了半晌,贺国舅神色严肃紧绷,从怀里掏出一张薄绢,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赫然是一张诉状书!

“——等等。”听到这里,梅望舒喊停。

“用绢书写的诉状书?你看清楚都写了些什么?”

向野尘冷哼,”我踩在房顶揭瓦看的。字迹密密麻麻,又小又多,神仙才能看清。”

“那你如何知道是诉状书?”

“甭管写了些什么,看贺国舅那副心虚气短的模样,那绢书不是写满了罪证,就是逼死人的绝命书!贺国舅揣着那绢书,也不知道是要去告别人呢,还是别人告他,被他半路拦下来了。”

他心里显然已经有了定论,哼道,”以贺国舅的显贵身份,多半是拦了别人要告他的状子。”

梅望舒思忖了一会儿,“绢书的下落呢。”

“这个才是有趣的地方。”向野尘说到这里,兴奋起来,

“贺国舅和他老娘嘀嘀咕咕了半日,找来一套袍子,居然把那封绢书缝进了袍子内衬里!贺国舅当场穿身上了!第二天天刚亮,城门开启,贺国舅直接穿着那袍子出城。”

“后来呢。你一路跟着?”

“我一路跟着。贺国舅那套袍子在身上穿了四天,四天去了四个地儿,穿到身边伺候的几个侍婢都在暗地里嘀咕了,他终于舍得把袍子脱下来,托付给城外一处别院里安置的年轻漂亮的外室,趁夜收进了库房箱笼里。”

说到这里,向野尘嚼了嚼石榴籽儿,“我看他终于定了地方,我才放心回来,问主家你后面的打算,那藏匿罪证的袍子是连夜偷出来呢,还是咱们直接上门,来个人赃并货。”

“不急着动作,”梅望舒自己也拿了个石榴,把外皮慢悠悠剥了个干净,“先稳住,以不变应万变。”

贺国舅的身份不寻常,既是元和帝的嫡亲舅舅,又是太后的亲弟。

他的存在,就像一把两面开刃的刀锋。

此时此刻,贺国舅安分守己做他的皇亲国戚,讨好太后娘娘,也讨好元和帝这个外甥。两边都不得罪。

但现在安分守己的国舅爷,不代表以后一直都安分守己。

如今两边不得罪,不代表以后不会针锋相对。

如果贺国舅真有什么人命血案的物证,落在她手里——她便能让他一辈子老老实实,安分守己。

梅望舒吩咐下去,“劳烦你,这几日继续盯着贺国舅那边,有什么动向及时告知我。”

“主家瞧好吧。”

向野尘扔下吃剩的石榴,起身就走。

梅望舒躺回去,继续拿起刚才的闲书。

然而,今日不知怎么了,心头隐约悸动不安,手里好好一本游记,竟然半天看不进去一页。

嫣然回来之时,梅望舒披了件雪青色的直缀外袍靠坐在床头,一只手握着书卷,令一只手拢着茶杯,微阖了眼帘,睫羽低垂,正盯着地沉思。

嫣然过去探了探茶杯,“哎,茶冷了。大人怎么不唤人添茶。”

她把茶杯抢过来,抱怨了一句,“大冷天的,也不知在想什么,抱着个冷茶杯出神。”

嗔怪着硬逼梅望舒睡下了。

梅望舒平日里极少午睡,今天心里又藏了事,在床上翻来覆去,这个白日觉睡得极不安稳。

她陷入了纷乱的梦境中。

梦境模糊不清,只听见耳边清脆的落子声。

眼前视野朦胧,空旷殿室,五彩藻井,盘龙漆柱,紫檀木坐具,四周低头侍立的宫人,处处仿佛蒙了一层灰色的纱。

梅望舒远远看着,仿佛自己是梦境中众多人物的其中一个,又仿佛居高俯瞰,疏离地注视着殿中对坐那两人。

身穿沉香色对襟春衫、烟色裙,通身素净,只戴了一副珍珠耳坠的女子微微蹙眉,嗓音熟悉而无奈,

“陛下,开局几手都有定式。只需按妾所说的方位落子即可。”

对面男子头束金冠,身穿一件深色庄肃的盘领过肩通袖龙袍,两肩五爪金线盘龙,却姿势散漫地踞坐在紫檀木雕竹纹长案前,手里抓着一颗黑子,在棋盘上哒哒敲了几下,随意落子。

“笑话。朕为何要听你这女人的。就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