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偏心婆婆 五(第2/3页)

三十斤粮食是不过分,但不给银子就过分了啊!再说,胡氏那番话可不是玩笑,母亲生养了三个儿子,最后却孤苦伶仃,这事情无论放到哪儿都会被人说道。

李二急了:“娘,您不给我们银子,我们这小家怎么扶持得起来?”

李老三赞同:“对啊!您年纪一大把了,得跟我们三兄弟住,否则,有个头疼脑热……”

柳纭娘冷笑一声,接话:“靠得住谁?”

几人面面相觑。

不拿银子,他们是不肯分家的。

闹到后来,只能不了了之。

柳纭娘洗漱过后躺上床,翌日天蒙蒙亮就起身,赶在三兄弟之前出了门。

今日镇上赶集,路上的人挺多,柳纭娘本来还想拦个牛车,结果遇上了夏桃子的两个嫂嫂。

二嫂喜欢占小便宜,但大面上还是过得去。大嫂性子更好,当初几兄弟每年孝敬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老人吃,她也没有多说。但也仅此而已,谁也别想让她吃亏。

分家多年,曾经的那些恩怨早已不重要。三人结伴而行,说些村里的新鲜事,倒也不无聊。

“秋宁这丫头长得是真好。”大嫂周氏啧啧赞叹:“我看到过镇上大户家的闺女,还不如她养得白。桃子,兴许你日后还能享她的福。”

柳纭娘呵呵两声:“前两天我差点病死,能不能活到她长大且两说呢。”

接下来,两人又开始感慨世事无常。

到了镇上,柳纭娘找借口与他们分开,然后去了最大的医馆掏出那株老参,换了八十两银子。

对于村里人来说,这真的是一夜暴富。

上辈子李秋宁更狠,特意在别人急用的时候送上门,换了一百三十两,不过,她回家后只给了八十两。剩下的自己攒上了。所有人都知道她留了银子,她自己也毫不掩饰,买新衣首饰之类从不避讳。

胡氏拿到了一辈子也不可能赚到的银子,已经心满意足,并没有逼迫女儿,甚至还处处维护。因此,母女俩感情突飞猛进,也就是想让大房拿点银子出来补贴家用的夏桃子成了恶人。

本来嘛,夏桃子看来,兄弟没有分家,李秋宁拿到的山参该是一家人的。再说,她也没想要多少,只要大房每家分个三两,或者两家拢共三两也行。于大房不需伤筋动骨。二房三房的日子也会宽裕许多。

如果兄弟感情深,或是李老大多少愿意照顾一下底下的弟弟,这点事压根不用夏桃子开口。

结果,开口了都没能拿到。

着实让人寒心。

手头拿着大笔银子,柳纭娘找到中人,买下了镇上两间铺面,花掉了一半银子。她自己去吃了一顿好的,又买了十来斤肉带回家。

小杨氏看到她带了肉回来,欢喜不已,接过肉时,下意识问:“娘,炖多少?”

柳纭娘大手一挥:“全炖了。”

小杨氏:“……”万万没想到。

婆婆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以前买这么些肉,肯定会分大半挂起来风干。

不过,有肉吃总归是件好事。

所以,等到傍晚一家人回来时,老远就闻到了肉香。胡氏从山上下来,最后才回家,问到味儿后惊诧不已。

家里还有巴掌大的一块风肉,得有客人来才会炒。关键是这明显是新鲜肉炖出来的味道。难道又有人私自拿工钱买了肉?

想到此,胡氏急了,进门就道:“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们怎么还买肉吃?”

然后就看到从厨房出来的三弟妹端着一大盆,顿时眼前一黑,惊声问:“该不会还赊账了吧?”

镇上的屠户就那几个,长年累月下来,这周围的人都认识。只要不是好吃懒做的人家,屠户也愿意赊些肉出来。

“不是。”小杨氏看到大嫂都要晕了,解释:“这是娘买回来的。”

胡氏:“……”

她同样难以接受。

婆婆的银子也是家里的,花完了可就没有了!

“好久没开荤,我病得那样重,身子虚得很。需要补一补。”柳纭娘不疾不徐:“最近家里人辛苦,大家都吃点。对了,秋易,你把这碗肉给你姑姑送过去。”

除了早就知情的小杨氏,所有人都不太赞同。

眼看他们都想开口劝,柳纭娘率先道:“要不是四妹的那两副药,我说不准已经死了。”

再次提及此事,众人是有点心虚的。

他们都以为其余两房会看不得母亲病重出手救治,没想到都看得惯。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吃肉是好事,但一家人都挺忐忑,胡氏更是好多次偷看柳纭娘,到底还是忍不住,问道:“娘,这肉贵不贵?”

柳纭娘掀眼看她,不耐烦道:“吃就行了,问那么多做甚?”

胡氏:“……”如今是她管家,她怎能不问?

婆婆手中的银子是家里的后盾,如果花光了,真要靠着打短工度日,想想就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