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单干!(第2/3页)

王国正已经睡着了,裹着脏兮兮的破棉被,睡在水利站传达室的木床上。

这个水利站早废弃了,院子里杂草丛生,草中有许多碎玻璃和碎石材,一看就知道曾租给经营建材的商户做过仓库。

里面有一排低矮的办公室,门窗破破烂烂,里面全是灰尘,根本不能住人。

走廊的柱子是木头的,风吹雨淋,木料都开裂了,油漆早已掉光,有那么点像小时候见过的那种木头电线杆。

如果在城区,这里早拆掉开发了。

但这儿不是城区,而是一个偏远的乡镇。

这里的人又喜欢出去做生意,也就春节期间人多点,平时镇上没什么人,村里更看不见几个年轻人,连在那些小厂上班的,也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村民。

韩昕看了一会儿照片,目光再次转移到刚洗干净晾晒在水井边的衣服上。

王国正翻了个身,又打起呼噜,睡的很香。

韩昕一直自认为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能睡着,可看着正呼呼酣睡的王国正,不禁暗叹自愧不如。

正寻思要不要换个地方,手机突然响了,“白衬衫”又打来电话。

“程文明”对完暗号,低声问:“你新交的朋友,在不在身边,说话方不方便?”

“他睡着了,您说吧。”

“那我说思岗话,你应该能听懂吧。”

“能。”

程文明紧盯着侯文刚发来的照片,笑道:“张梦程那一组有收获,他们盯的吸毒人员有一个快递包裹,是从距你那儿一百二十公里的兴长寄过去的。通过检查发现,包裹里藏有冰毒。”

韩昕立马坐起身:“多少克?”

“四十五克左右。”

“寄件人的身份查清楚没有?”

“查清楚了,是一个叫鲍爱月的二十二岁男子,南湖人,初中文化,没前科。留的手机号也是真的,并且是本人的,张梦程正在申请查询其通话记录。”

程文明顿了顿,接着道:“没线索没办法,既然有线索,他请示收缩兵力,兵分三路,一路去兴长盯鲍爱月,一路继续盯收货人。

一路去查询鲍爱月和收货人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以及包括收货人在内的几个吸毒人员的快递物流信息。”

刑警老大哥抢了先手,韩昕并不失落,笑问道:“他们不打算抓鲍爱月?”

“在这个案子上投入了那么多警力,他们可不想在关键时刻打草惊蛇,唐支同意暂不抓捕。”

“可这么盯,什么时候是个头?”

“已经盯了两个多月,不在乎再盯一两个月。”

“好吧,我没意见。”

“谁征求你小子的意见了?”

“那让我来做什么?”

老部下很给力,让专业人士靠边站。

程文明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毕竟一个人不能总是顺风顺水,不然尾巴会翘上天。

但这些话只能放在心里,要是说出来会打击小伙子的积极性。

他点上支千年不换的红塔山,笑道:“让你过去,主要是希望你能拾遗补缺。现在已经打开了突破口,你考虑下是不是赶紧回来。”

韩昕下意识问:“程支,您没开玩笑吧?”

“你不想回来?”

“我当然想回去,但来都来了,不能就这么回去。”

“你想怎么样,去兴长盯姓鲍的?”

韩昕回头看了一眼仍在呼呼酣睡的王国正,凝重地说:“程支,我觉得我们可能先入为主了。”

程文明低声问:“什么意思?”

“我们先理一下时间线,我们首先发现的是杨琴遇害,在侦办命案时蒋正飞浮出水面,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其在滨江期间的活动轨迹,才发现他多次去过兴东。”

韩昕想了想,接着道:“紧接着,我们通过污水验毒,发现管泰荣夫妇不但吸毒,而且涉嫌以贩养吸。

再联想到蒋正飞回老家之前,不止一次去过兴东,且在泰荣烟酒店附近消费过,于是试图串并,甚至怀疑蒋是管的上家。”

程文明没想到他会分析案情,托着下巴问:“小韩,你说很可能只是巧合,蒋和管之间可能并没交集?”

“肯定不是巧合,他们之间肯定有交集,因为从已落网的命案嫌疑人孙宝平交代的情况上看,他从蒋手里买的货,与管卖给那几个富二代的货,无论价格还是纯度都高度相似。”

“你到底想说什么?”

“蒋正飞不一定是上家,也不一定是中间人。”

程文明紧锁着眉头问:“你说是我们弄反了,不是他给管泰荣供货,而是管泰荣给他供货的?”

韩昕分析道:“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他不是回老家之后才神秘消失的,或者说他在来滨江之前的行踪就很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