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第2/2页)

这个优先也是古代的潜规则,没有连身边人都不提携的道理,所以,在某些时候,古代那些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很有集体观念,该一致对外的时候绝不含糊。

册子上的文字并不复杂,可见最初写的人也没想着拽文,只是某些东西,固有词汇之类的,对纪墨来说,是需要重新理解一下的。

纪墨大致翻看了一遍,除去那寥寥几幅图之外,剩下的都是文字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所记载的东西颇为繁杂刻板。

比如说建城,直接就说选择“邻水靠山”之地,图水利之便,但谁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有山有水,有的地方只有一样,那就要取一样,或者两个地点,山水多寡并不相同,取哪个不取哪个,可不是书本上这些文字能够一一举例的。

还要营造师自己斟酌,是希望靠山,还是靠水。

更有平原上建城,所谓的“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合适不合适之类的问题。

城墙的规格也有,大中小罗列了一下,小的城墙几个门,大的城墙几个门,要怎样的方位,城中多少条大道,住宅区,商业区,该怎样划分,城市中心,官府所在,又该具体在什么地方。

书中所记都极为刻板,算是一种基础模板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可看营造师的本事做出一二更改来。

纪墨翻完一遍,很是确定孙爷爷所说的玄天观那类奇观绝对不在这本书的范例之上,显然,有些成功,不可复制,仅此一例,不能推而广之。

倒是这册子上的,都是基础款,反而能够放之四海皆准,顶多就是有些地方看着不那么方便灵活,却也都是能用的。

书上把尺寸说得明白,若是有人照本宣科,也不至于太过不像样,算是很不错的了。

纪墨看着看着,感慨前人智慧,他日后写书,未必能够超越此本。

这样的话,再作类似的书,是否算是自己的考试作品呢?

没有抄袭之意,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话,这里用来那里用,是否会被系统判定为重复之作,不算数呢?

想远了一点儿,回过神来,就是吃饭时间了。

中午管他们吃饭的是孙二叔,纪墨其实挺喜欢他家的气氛,唠唠叨叨的二婶总能念叨一些听起来很温馨的日常。

“你也别全信那书上说的。”

孙二叔听到纪墨在记忆书上所说的尺寸之类,来了这样的一句话,纪墨纳闷,疑惑看他。

心中还在想,孙爷爷的话都不听,难道听旁人的吗?

“那书中所言都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如今的尺寸早就变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哪怕科技上的提升不是那么多,但很多东西,一个朝代是一个朝代的建筑,若是每一个朝代的建筑都毫无差别,那让后世那些考古学家何去何从呢?

纪墨听得恍然,是了,城墙多高,城墙多宽,都是上头定的,固然定这个尺寸有点儿没事儿找事儿的意思,但新的朝代就是新的气象,着装发型妆容都会换,凭什么建筑还是原样?

城墙这种轻易改不得的,可能也会因为某些原因加厚或者加高,专门定一点儿吉利的尺寸,更加庇佑本朝,也是古代迷信的专有做派了。

在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什么几尺几寸几分的,听起来挺耸人,其实也没什么大用。

呃,也许还是有用的?

“二叔说的,爷爷以后也会教我的。”

纪墨很自信。

“你爷爷都多少年不做工了,他怕是都不知道现在的尺寸是什么了。”

孙二婶这样笑着,倒没什么恶意,就是调侃一下。

纪墨没吭声,他是不可能赞同这样的话的,爱一行就是一行,哪怕不去做工,又怎么可能不去了解呢?

孙爷爷看似每天都窝在小山村中,好似不问世事一样,可孙六叔去哪里回来,都会被他叫过来问几句话,什么老城墙新建筑的,这些东西,孙六叔也算是半个行内人了,简单说个尺寸,还是能够对答如流的。

纪墨见过那样的场面,所以知道孙爷爷对外面的变化还是有了解的,至于这了解的多寡,其实也没什么关键,建筑物最要紧的还是要立得住,能够饱经沧桑,外形什么的,都是要在立得住的基础上再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