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第2/2页)

几个汉子听指挥,把棺材弄好放进去,之后就是填土,孝子贤孙的,带着纸钱在墓碑前烧一通就行了,墓碑都不用另立,老婆子的名字,填不填都可以,这会儿没人提这个茬,就被直接忽略过去了。

人多弄得快,等弄好这些,还不过一个时辰,一仰头才发现,这天色还早,当真是太迅速了。

难得来一趟,有人就想着要给自家的先人扫扫墓,还有临近那老头墓穴的,询问自家是不是也要迁坟,总不能明知下头可能水淹,还让祖先的棺材被水泡着吧。

若要迁,又要迁到哪里,这都等着秦九阴指教。

秦九阴这会儿心情不错,也不吝啬,谁问都给说,还是那种直言不讳性质的,说到某家,直接就说:“拜不拜的都没什么意思,你家那位早就没了,拜多了没庇佑不说,万一被哪家孤魂占了位置,就是给自家招祸。”

再说某家,“你家那位祖宗早没了阴寿投胎去了,算一算,年景好,如今二儿子都要生了。”

一通神神鬼鬼说下来,总结一句话,真等着迁坟的也就是那老头,同一条线上的五家,四家都不在了,有投胎的,有魂飞魄散的,都是小鬼儿,万一被哪里役使了,一时不幸没了也是正常。

还活着的人指望的祖先庇佑,一方面是心里的念想,一方面就是指望祖先在阴间争气,若是再能奋发一把,将来子孙死到下头去,也能跟着享福。

这里头的道理,秦九阴早就讲故事一样给纪墨和安静讲过。

按照纪墨的理解就是,若是他那姐姐争气些,努力当个鬼王,自己哪天死了投奔过去,那就是皇子龙孙一样的人物,在阴间也能嚣张一时。是这样子的庇佑。

正经的,指望下头的人为上头的添福添寿,别指望了,他自己都死了,还指望他能给谁增加阳寿不成?

至于保护什么的,这祖先若是真的化作小鬼儿跟着全家,那才真是全家死绝的节奏,阴气侵扰,不病就灾,总要挑一样死一死的。

如果真的以此说庇佑,恐怕是要反着来,子孙都过来拜一拜,爹啊/爷爷啊,可千万别回来!

再有就是在下头,再没能耐也留意些,若是有谁对咱家不利了,托个梦报个信儿,别跟个木头人似的就成了。

用秦九阴的话说,前者还算是个心理安慰,就罢了,后者的话,指望所有的鬼都是灵鬼之流,实在是太难为鬼了。

人还有个命格呐,真当鬼没有了,生前普普通通,没什么大功大过的,能否当上灵鬼都是运气,当个小鬼儿浑浑噩噩受人驱使才是最普通的,就好像他们生前一样庸碌无能。

纪墨自己翻译总结一下,这话的意思大概还是讲一个灵性的问题,套用修仙世界的灵根说法,有灵根的普通人,就是不修炼,到了阴间也能成为灵鬼,没灵根的,哪怕富贵一生,到了阴间也不过是个听使唤的小鬼儿。

这意思稍微意会一下,并不是全是那么回事儿,这其中,又有种种不同,似是有一套成体系的说法,秦九阴并未讲全,却也在纪墨提及为何不去大城市发展的时候提过那么一两句。

以上概念多是适用于普通人的,也就是说真的有权贵的话,财可通神,亦能买鬼,那些权贵活着是权贵,死了说不定还能“买”来一个鬼王身份,坐享一方富贵。

当官的人总能当官,换个地方还能当官,做百姓的,那是总能做百姓,换个地方,也许还是百姓。

想要出头不容易,想要混出头更不容易。

秦九阴的话不中听,道理还是有的,听了她的话,有两家当即就决定不迁坟了,谁家都不容易,有这个钱花在活人身上不好吗?若是死人能够庇佑家人,花了也就花了,可既然不能,费这个劲儿干嘛。

“我家不至于如此,我看那水到这里是拐了弯儿的。”

“可不么,我家也不至于,没得惊扰先人。”

两家的媳妇一唱一和,竟是都说得很过得去了,两家的男人闷不吭声,表面上看,这坟也没问题,那、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