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2/2页)

而王父一死,本来还可能受到流言诟病,多有羞辱的继室之子,反而得到了些关切,待遇似又恢复从前。

是这些人吗?缓过劲儿来报复?

又一次的内宅手段?中毒?

心中思绪纷纷,纪墨目光执着,看向玄阳先生,求一个答案,这位玄阳先生,在之前已经让王子楚中过一次毒,领教了那样的后宅手段,就不会不上心,再次在一个坑里摔两次。

玄阳先生似看出他心中所想,微微摇头,说:“是吞金。——昨日你见他,可看出有什么不对吗?”

“不,并未,似乎,没有什么。”

纪墨努力回忆,他昨日里来得可不似今日这样早,当时并未见到什么,所以,真的是王家又使了什么手段?

“师父心思敏感,怕是人言可畏。”

心中先有了推断,纪墨的话语之中也不见留情,那些人,若真是那些人……王子楚昨日的表现,还有之前来京都前那不开心的样子,隐隐似乎有什么不对,但此刻纪墨满腔愤怒,竟是不能细想。

王家的人,竟然还有脸叫王子楚为王父陪葬不成?

玄阳先生跟纪墨对视,两人的目光之中似有同感,那怒火化作的光点一触即发,他们的悲伤愤怒,都需要找一个宣泄口,需要找一个报复的对象。

王家,就是。

与报仇相比,丧事都可以适当简化了,无论是玄阳先生还是纪墨,两个都不是看重丧事的人,丧事只是让活人获得安慰,为死人的一生画一个句号,通过这种仪式感让人们接受这种逝去,真正重要的则是不能白死。

不可让那些害人的称心。

本来王父的故去让王家的丑闻稍稍平歇,好一阵儿没人再说起此事,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得就渐渐被遗忘,不耽误王家的婚丧嫁娶。

但现在,王子楚的故去,隐隐被说成是王家逼死,又有王父之死作为前提,那继室之子待遇恢复的事情,也不是没人知道的,这样一来,最大的得益者最大的赢家,无疑就是继室及其子了。

哪怕那子也是王家的,但为了保住王家名声,却又不得不把两者割裂开来,以继室自身有暇,其子必也有害人手段云云,又成了市井小民的口头谈资。

这一段报复,纪墨并未参与,他太小了,玄阳先生不必出面,就把事情都办妥当了,舆论若刀,直戳人心,偏这些舆论又不是玄阳先生自己说的,让王家百口莫辩,想要找个人说说理都不行,有什么能说的呢?王子楚已死,还疑似被人逼死,王家再要说与己无关,倒像是推脱责任了。

不知道那庵堂之中的继室得知此事作何反应,据说也死了,仿佛是上吊死的,她的儿子,王父的次子,王子楚的弟弟,被这莫须有的指控逼得红了双眼,竟是做出了大闹丧事的事情来,被压服之后,倒像是坐实了罪名,人都死了,竟还逼到面前,真正可恶。

生死大事,怎容如此胡搅蛮缠?

“不是我做的,不是我母亲所为,你们,你们怎能如此……他死了,所以就要逼我们去死吗?如此逼死父亲的不孝之子,合该早死!”

发红的双眼之中是怨恨是委屈是愤懑,天降大锅,难得辩解,王子楚才多少岁,他比王子楚小,也不过是个年轻冲动之人,然而这话,却是过了。

纪墨为此一言愤然抬眼,走到已经被两个护卫压在地上的王家子面前,时至今日,他还不知对方名字,也不必知道了。

“啪”,一个响亮的巴掌甩在对方的脸上,被压得跪在地上的王家子,前面就是王子楚的棺木,“磕头!道歉!”纪墨压着他的头要往地上按,对方倔强得不肯为之俯首磕头,纪墨人小力微,一时竟是不能奈何强项。

两者僵持住了,纪墨正要发狠,玄阳先生从旁走来,拉过纪墨的手,不用他费力,冷淡道:“既不肯道歉,又这般失礼,小惩大诫,打断他的双手。”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个护卫竟是直接扭着王家子的肩膀,深深把关节扭转,伴随着对方的惨叫,丧事继续,棺木越过瘫倒在地的王家子的头顶,继续前行。

纪墨伴在棺木之侧前行,胸口之中仍觉有气不畅,王子楚何曾有错,如何要被人这般辱骂对待,他那样的人,本来就不是,就不是……似有什么再也无法宣之于口,桩桩件件,所有的细节走马灯般在脑中闪过,连贯起来的错,是他的,是玄阳先生的,却不是王子楚的。

错了啊,错了啊,却已晚了,早知他如此,何必……何必来这京都呢?报仇而来的公道,与他一条性命而言,又是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