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2页)

这可真是实例教学了。

若不是纪墨的记忆清楚,再看之后那些村人逐渐热情的表现,他还真的会被迷惑过去,等到三岁,一般来说孩子开始记事的时候,村人们已经有了对王老大的亲热,还不是虚假伪装出来麻痹王达的,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是慕强吗?

纪墨不是太能理解这种心态,却知道好处的实在,那以后,不管王达怎样,他们都不敢有一句废话,还有胆大的又有点儿记事儿的半大孩子,把王达当做偶像崇拜,不信回头看,河边儿这会儿肯定有人学着王达的样子捉鱼。

他们不敢当面怎样,私下里却很是爱模仿。

此外,他们不敢接触纪墨,生怕哪只手碰了纪墨就会被砍掉一样。

大部分时间孤零零一个人的纪墨看起来就有些可怜的感觉,起码王达的感觉中是这样,失了一条胳膊,他不可能抱着纪墨又拿着锄头,便放慢了脚步,让纪墨跟着他。

那次事件之后,王达出入身边儿都带着点儿工具,便是这锄头之外,还有一把藏在衣服里的匕首,就是以防万一。

而不能跟随他同进同出的纪墨则被托付给了莲婶子,莲婶子是村中出了名的好人儿,唯一的儿子被拉去当兵了,她就收养了一个小姑娘,说是给儿子准备的童养媳,却像是当亲女儿养着,并不随意打骂,被村中不少人赞扬。

王达带着纪墨来到这里,就跟莲婶子做了邻居,大男人不太会照顾孩子,日常的琐事总有拜托人的时候,渐渐熟悉起来,那次又是莲婶子手快,才抢着接下纪墨,没让他真的摔了,王达念她一份好,相处起来较之村人又多有信任。

可其实,莲婶子也不是没私心的,纪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她说过,若是能够收养他如何如何的。

儿子还是重要的,而村中想要收养儿子不容易,莲婶子本想着在纪墨不记事儿的时候把他养着,等到养大了,说是自己儿子,也没人会拆台,到时候就老有所靠了。

那次事件之中,她对纪墨的爱护关心是真的,也不能说其中全无利用,若是事件的结局是王达被村人欺负死了,她这里收养一个孤儿,村人也不会多说什么,偏偏结局不是那般,她之后也没再表露过类似的心思,跟王达和纪墨相处得还算不错,帮着洗衣做饭,分点儿饭得点儿钱什么的,也都是正常的了。

“回来了!”

莲婶子看到他们回来,招呼一声,白天他们不在家的时候,这边儿屋子也是莲婶子收拾的,连扫院子都是她那个童养媳小云。

十一二岁的女童,八九岁孩子的个头,持着比她还要高一些的大扫帚,在院子里划拉地面的样子,总让人有一种雇佣童工的罪恶感。

见到他们回来,小云放下手里的活儿,接了鱼去厨房,又去倒水端了过来,真的跟小丫鬟一样,前前后后帮着忙。

倒好水放在桌上,她就伸手招呼纪墨过来,把盛着两块儿油糕的碗递给纪墨:“你吃,给你留的。”

油糕是豆馅儿的,微微有些甜,像是蜂蜜的味道,外面金黄黄的,可见耗油,这等并不朴素的吃食自然不会天天有,做一次都要吃好多回的,纪墨已经洗了手,这会儿拿起一块儿油糕,递给小云:“你吃。”

他们两个也不是头一回如此,小云抿着嘴笑了一下,也不谦让,接过油糕就吃,看到她吃了,纪墨才敢伸手拿了东西去吃。

他的警惕心比王达高多了,自从那一出之后,他就是吃莲婶子做的饭菜,若是对方不跟着吃同样的,他都不敢下口,生怕出现什么下毒之事连累了自己性命。

在这方面,敢接过水就喝的王达就是个猛人了。

纪墨总想着采访一下对方为何敢那样放心大胆,奈何又不能说童年阴影都历历在目什么的,只能憋着,还是许久之后,某次在镇子上听到别人闲谈的药材价格,才知道自己犯糊涂了。

古代的药,大部分都是植物上采集出来的,用到矿物的都少,而所有据说见血封喉的毒药都价值不菲,常人也少有渠道能弄到,这种东西不好弄又没个清楚明白的保质期,量不足的话毒死人都是笑话,只要不是顷刻毙命,谁不怕报复呢?

莲婶子无依无靠,便是真的弄死了王达,也没谁给她更大的好处,还不如现在这般拿着钱分着饭,生活也能宽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