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十八年7月19日 晴(第2/3页)

赵桓和二爷都没有说话,倒是旁边一桌站起一人,高举酒杯:“兄弟这番话说的好,我明年也将参军,还望军营中再能见!”

众人抬头发现却是一个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少年,他身材高大,手脚修长,虽穿着书生短衫但却透着一副英勇。

三人起身碰杯,老大笑着问道:“这位兄弟高姓大名?”

“在下也就是无名无姓之辈,兄弟称我一声呼延守用便是。”

“呼延?可是呼延老令工之后?”

“呼延令工是家祖父。”

三人连起身举杯,呼延家在大宋也算是传说级的人物了,虽然老令公去的早,但一身是胆忠烈满门却也是足以让人称道的。

人人都说这呼延家后人,耳后都纹着“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的字样,是以彰显忠肝义胆。

而为了求证,二爷还真的特意看了一眼这少年的耳后,发现还真有……

几人通报姓名之后,呼延守用并没有发现这里三个人两个国姓一个皇姓,反倒是把他桌上的酒坛子抱到了这一桌,开始聊起了天来。

“书生兵当来有几个意思,上阵杀敌啊!最近听闻好像是要打仗了,正当是杀敌之时啊。”呼延守用咋呼道:“到时你我若是在同营之中,战场上我护着你!”

老大笑着敬酒道:“那便多谢了。”

这个大嗓门的加入倒是冲淡了兄弟几人离别的愁绪,不过冲淡归冲淡,最终分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首先走的是赵桓,八月时候他就被赵性一纸调令赶去了盘州,也便是未来的六盘水市,此去一行四千里,比流放好不到哪里去。

赵性今天来送儿子,宋北云家几个小的也来了,赵性指着赵桓说道:“从村官给老子干起,别给你老子我丢人,知道没有?”

“知道了!”

“声音太小!”

“知道了!!!”

“很好!”赵性拍了拍儿子的头:“去吧!”

而赵桓的眼神流转到三个兄弟的身上,情绪一下就低落了下去,宋家的三兄弟也是黯然,走上前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递上给他,然后目送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弟就这样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

赵性全程没有再讲话,只是怔怔看着儿子的马车离开,然后回过头看了宋北云的几个儿子一眼:“你们说我和你们爹爹是不是都老了?”

赵性问完,兀自背着手往回走:“狗蛋,过来。”

狗蛋闷着头走上前:“伯父……”

赵性斜着眼看了他一眼:“叫哥。”

“不合适啊……伯父。”

赵性觉得扫兴,摆了摆手:“听说你要去当兵?你怎么想的?不是我说,要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

“伯父,我心意已决。我不能给父亲丢脸,叫人家说他宋北云挑了战争,自家儿子却没有一个上战场的。”老大挺起胸膛说道:“再说了,我自小锦衣玉食,如今正当是义无反顾之时。只是……伯父,这时可不好与祖母说,祖母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好……我又是祖母带大的,若是她知道了消息,怕是要出事情。”

“知道了。”

赵性也是叹了一声,他这个弟弟啊……倒也算是有骨气,还别说,现在看来这小子一身正气的,如果不是命途多变,他还真保不齐是要当皇帝的。

“我相信你爹也跟你说了不少,我也不多废话了。尽量活下来,虽说书生兵不用上前线,但若是真到万不得已也是要拿家伙的,平时作训的时候不要偷懒,打仗的时候机灵点。”

“知道了伯父……”

“好了,你们回去吧。”

三个少年告别赵性,而赵性却没有走,只是走到一处小桥上看着桥下潺潺流水。

“官家一个人在这里作甚啊?”

赵性抬头,发现竟是晏殊来到他的面前,他抿了抿嘴:“我啊,看到那些小东西,就想到咱们当年的模样。一晃竟也快二十年了。当初认识宋北云时,他还不如狗蛋大,朕也就比狗蛋大一岁,如今……一晃孩子都已经走上他们的舞台了。”

晏殊点头,长叹一声:“再过十年,便是知天命了。”

赵性轻轻摇头:“这辈子太短,我啊……还有很多贪图。”

“是啊,谁不是呢。”晏殊伸展了一下胳膊:“不过官家,你猜猜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赵性一愣,随即大叫不好:“完了完了……草原和谈!”

看到赵性心急火燎往回赶的样子,晏殊却也是哑然失笑,这四十岁的人了,竟仍是和孩子一般……

今天是草原大汗,宋平进京的日子,原本三年前就该定下的和谈,这一拖就拖了三年,如今和谈也正经的进入了日程,草原大汗亲自进京,为的就是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