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十四年2月19日 晴(第3/3页)

不到三个月,严格来说不到一个月,整个杭州的风波就彻底平息了,接着杭州商会重组,里头的骨干全部下了台,有些人甚至二话不说直接把家中的产业往子侄身上一过,自己则宣布退休,不再过问生意上的事。

这件事很快也传到了各地的商会,他们心中也犯嘀咕,唯独江西商会和湖广商会一片淡定。

江西商会的会长是徐立,他甚至根本都不在意这件事,而湖广商会的会长是冯家三爷,有人问他时他也乐呵呵的打马虎眼,一句实话都没有。

这些商人可都是精明人,看到自家会长的态度就知道这把火不会烧到他们身上。

但为什么会烧到杭州身上,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不过徐家和冯家肯定是清楚。

“狂妄。”这是徐立在宋北云面前评价杭州那群商人的话,也只有这么一句评论,再多却是半句都没了。

而冯家对此也是评论了两个字——“无知”。

一个是新晋天下豪商,一个是老牌士族转型的大商,对杭州商会的评价可谓是耐人寻味。

但究竟是狂妄在哪里、无知又在哪里,他们都很默契的没有解释,不过终究杭州终究是要人帮着才能体面了一把。

而在杭州的事情完结之后,江西的几大书院很顺利的就被整合了起来,毕竟江西是晏殊的根据地,是他的基本盘,他在这里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特别是白鹿洞书院,作为最负盛名的书院,它主动将所有典籍藏书一并打包上交,然后非常配合的进行改制分组,后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整合,在徐立的捐赠下,于滕王阁南麓共组江西师范大学,并获宋北云亲笔赠词——静思笃行、持中秉正。

同样的事情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果,人人都说徐立厉害,但并非人人都明白徐立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但若是有心人去查,却是能查得一清二楚,因为即便是徐立往这所新学堂里投了近千万贯,但学堂只是将他记为名誉校友并立了一座碑在藏书馆之前且将藏书馆命名为徐立书阁,并铭志纪念。

剩下的,它仍是国家的,只要考学分够了,哪怕是最贫穷的农家子都是能在这里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