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七年7月4日 晴(第2/4页)

这是他考试的第三年了,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再次进考场了,虽然之前拜了长安法学大宗师孙满秋为师苦心研习法律,但他有了前两次的失败之后,现在却是有些不那么自信了。

“行了,希仁。休息片刻吧。”旁边那个集卡少年走上前:“去周家铺子,兄弟请你喝梅子汤消消暑。”

包拯转过头看向他:“别再乱花钱了,你又想去开那个卡对吧。”

“这……总觉得凑不齐心痒难耐。”那少年面露难色:“这万一要是开了一张红卡。希仁!下头一年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包拯对这走火入魔的家伙有些无奈,而且也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于是便跟着他来到了周家铺子之中,两人点了些绿豆糕又点了两碗冰镇的梅子汤。

“来,希仁!”同伴将老板递过来的三张卡交给了包拯:“你还没经历过人道,处子之身运气好,你来开。”

包拯被他说得满面臊红,抬起头环顾四周,却发现周围的人仿佛习以为常一般。

“听我的,以后莫要再玩了。这羊毛自是出在羊身上,平日里几文钱的东西,加了这卡片便要了三十文呢。”

“哪怕是张黄卡,我也就回本了。你开来开来。”

包拯见到自己的伙伴如走火入魔,却只是摇头苦笑,他拿起一张撕开外头的火漆印,里头露出一张不太值钱的铜色卡片,同伴摇摇头又递给他一张:“再来!”

第二张又是普通铜色卡片,而且还是个很常见的卡片,市价也就是个七八文钱一张。

包拯的同伴长叹一声,有些丧气的将第三张也递给了他:“一起开了吧,处子也不好使了。”

“你呀。”

包拯结果最后一张,慢慢打开外头的包装,却见里头露出的是赤红的边角,包拯觉得好奇便全部拆了开来,里头赫然是一张红色卡而且还是最稀有的那一种,甚至上头的防伪都是用的金粉。

“唉,同和。”包拯喊了一声垂头丧气的同伴:“这个是什么卡?挺好看的。”

同伴转过头来只是看了一眼,而就是这一眼,他就再也挪不开眼睛了。

很快,他劈手夺下了那张卡,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大声笑了起来,道:“噫!好!我中了!”

说着,他便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包拯一见此状连忙上前,周围也有不少人围拢上来帮忙,包拯见人多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将同伴手中的卡收拢了起来,然后大家七手八脚的将他抬到了通风处,又是掐人中又是推胸口,好不容易算是把人给救了回来。

但他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四处摸索一番,近乎嚎叫地喊道:“我卡!我卡呢!”

包拯无奈的叹了一声,从怀里掏出卡片在他面前晃了一下,这一下他才放心下来,但似乎方才的后劲儿再一次的上来了,他又仰面倒了下去。

包拯向周围人的惊艳羡慕之声中连连作揖,无奈的背着这个混账回到了住处,静静的等这个失心疯醒来之后,他才没好气地说道:“至于么。”

“至于么?你竟问我至于么。”

那同伴举着那张红卡说道:“它!值两万贯往上走!”

这一下就连包拯都愣了,两万贯……那可真的不是一笔小钱。

“为何如此之贵?”

同伴看到他摇了摇头:“这红卡之中啊,分了红楼十二钗、青楼十二钗和画舫十二钗,共有三十六张。这三十六张极为稀少,有些富家公子想要凑个一套,便死活高低绕不开这三十六张。于是便水涨船高但仍是有价无市。”

说完,他跳下床来拍了拍包拯的大腿:“希仁,我这便去将它卖了,补了亏空。你便安心考试,这几年的钱都够了!”

“这……”

“莫说那些屁话。”同伴一摆手:“当初我落难时候都是你在接济,这份情我记着呢。”

包拯感动之余却也是无奈长叹,只能目送同伴离去。

而这样的事在长安城之中现在已经成了常态,就连宋北云都觉得这个现象太过于夸张了,但谁让这个时代的娱乐活动太匮乏了呢。

他今日走在街上看到这样那样的荒唐种种,倒也是觉得好笑了起来。

“客官,要不要瞧瞧我们朱家坊的鞋?买三双就送一张卡。”

“客官,来啊来啊,来瞧瞧啊,这草原的羊乳豆腐,两份送一张卡。”旁边的草原大汉用不熟练的汉话叫卖着:“两份就送一张来!”

宋北云在长安最红火的冰点铺子前头停了下来,本来想喝一杯草原的奶茶,但过去之后才发现外头排队的人居然有几十人,男子们一个一个的在那排着队,女孩子们则在路边的树荫下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