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六年4月11日 晴 敲山震虎,过河拆桥(第2/4页)

“乱了好呀。”宋北云一拍大腿:“狗咬狗一嘴毛,都不是好东西。刺史阵营、投降阵营和死磕阵营三支分立,斗得死去活来。到时候咱们将人这么一聚,该杀的杀该埋的埋,留下几个身子骨不那么硬朗的,在外头做做表率挂个牌坊,到时候你就等着城墙挂人头吧。”

宋北云可是将玩人的手段耍到了极致,即便不出面就已经开始风云突变了。

对于此别说晏殊是佩服的,就连赵性都不止一次感叹自己这些年最得意的事就是当年回了宋北云的那封信,俩人交了个笔友,不然现在辽国可能都已经一统中原了。

这帮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的确也是很聪明,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宋北云这个规则破坏者会突然出现。他的出现打乱了布局,也让保护伞跟黑恶势力从底部产生了分歧。

他们敢刺杀晏殊,是因为晏殊再强也是个明面上的人,他死了朝廷再震怒也不能怎么样。但他们真的不敢刺杀宋北云,一来是宋北云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二来就是他们老早就分析过宋北云的行为模式,这种吃铁丝拉栅栏的人,甭管死士是谁家的,只要让他逮住了,那他就是想办谁办谁。

证据是可以伪造的、口供也是可以改写的,他们了解的宋北云就不是一个肯被规矩束缚的人。

况且,他们的刺杀本身就是坏了宋北云的规矩,这件事没有善终这么一说。

当日下午,晏殊就带着病体召见了那几家豪门的人,将这件事与他们一说,虽然他们一肚子的气愤和委屈,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而现在他们面前也就只剩下两条路可以选了。

一条接受他们原来集团的威胁,继续铁了心跟朝廷跟新法对抗。一条是彻底跟原本的阶级决裂,成为大宋皇庭的狗。

两条路都不好走,怎么选择就看他们的了,但晏殊明里暗里也透露了,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这语气中威胁之意很明显了,这些人也都说先要与家中先商讨一番。

而与此同时,董深也在和几个当地的豪强聚首,但他是真的不敢说宋北云的事,作为一个资深的老狗,他清楚他今夜说了,明早他一家老小恐怕就要被埋在城外的深坑之中了。

“董大人,如此急忙招我等前来,意欲何为啊?”

董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听到对面年轻人声音,他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前些日子,听闻诸位将要干件大事,却也未曾知会老夫一声?”

“嗨,董大人言重了。对董大人来说不过便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不足为据。”

董深眼神深邃的在他们面前晃了一圈:“前些日子朝中钦差在黄鹤楼遇刺一事,诸位可都有所耳闻?”

“洞庭水匪,欺人太甚!”这时又一个年轻人站了起身:“清日昭昭,居然胆敢当众行凶!董大人放心,若是董大人决心剿匪,我何家定要出一份力。”

“好好好。”董深连说三个好,嗤笑道:“你们说,这倒也是也稀奇,这洞庭水匪年年清剿年年不断,朝廷几次问责,老夫都搪塞了过去。可现如今,这水匪竟狗胆包天袭击钦差,此番老夫恐也是无能为力了。”

几个家族的年轻人互相对了对眼神,然后其中一人起身朗声说道:“董大人勿要担忧,何兄之意便是我等之意,若是董大人剿匪,我等几人定会出钱出力。”

董深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面上的筋肉都忍不住的跳动了起来。

什么狗屁的洞庭水匪,他们这番托词,明白着就是要将自己拉出去当个替死鬼。

剿匪?糊弄朝廷还行,可这次来的可是活阎王,糊弄他?做梦去吧。董深不傻,他知道自己一家要活命的话,定是要去央求那活阎王的。

昨日他见过宋北云后已经想透彻了,若是自己不尽可能的脱罪,那他一家老小定然是要陪着他一起命丧九泉,而要脱罪的法子只有一个,那便是将面前这些人全部咬死,一个都不能剩下。

打定主意的董深决定孤注一掷了。

他下了酒席后,趁着夜色便前往了钦差大臣的休息处,以探望之名见到了晏殊。

两人周旋一阵后,董深突然痛哭流涕起来,将自己这些年在鄂州所受的委屈原原本本的都告诉给了晏殊。

总结核心思想就三条:

第一:他董深是个坚定的维新派,无论何时何地都拥护朝廷的政策。

第二:之所以现在造成这个局面,不是他董深不努力奈何豪强太可恶,威逼利诱不让他拥护朝廷。

第三:他有罪,但罪不至死,钦差遇刺他毫不知情,但一定会配合朝廷将贼首绳之于法,期望以此将功赎罪,等风波之后他定然奏请朝廷许他告老还乡,他有负皇恩,不配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