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五年12月15日 晴(第2/3页)

“你个小坏蛋。”紫式部戳了戳侍女的脑袋:“想害死我啊?”

“嗯?为什么呀?”

紫式部慢慢的沿着灯火通明的街道往前走着,听到侍女的问题之后慢条斯理的回答道:“天下的才华分很多很多,我不过只是比常人多读了几本书、多走了一些地方罢了,为什么要用这些东西去炫耀呢?输了丢脸,赢了又能如何?不过凭空一丝窃喜,窃喜之后却也是茫然无措。”

“那读书有什么意思。”小侍女噘着嘴:“没意思没意思。”

“读书呀。”紫式部眼睛一转,笑着用扇子敲了敲侍女的头:“就是不让自己变成你这样的小傻瓜。”

说话间,两人走到了一处大宅外,让紫式部惊讶的是这个看似风月之地的大宅里居然传出朗朗读书声,她好奇的朝里头张望,但看不出个所以然,于是她索性大胆的从门口走了进去。

这一进去却是发现这个青楼布置的地方,居然汇聚了许多人,他们或坐或站在里头跟着读书。再凑近一瞧却是发现原本给舞女跳舞的台子上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正在黑板上写板书,他写一个字周围的人就跟着读一个字。

这些人看起来有老有少,年纪大的近乎耄耋、年纪小的不过垂髫,从身上的衣裳来看,有那平日常见的贩夫走卒也有那做生意的小富之家。

“小姐,他们在干什么呀?”

紫式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的退了出来,来到门口再回头看了一眼,看到青红楼的牌匾却是不禁笑出了声音。

“有趣,青楼颓败成了书斋。”紫式部口中呢喃,转过头去问了一个门口卖柿子的老者:“这位老丈,小女子问一下,这里头是作甚的?”

那卖柿子的老者打量了紫式部一番,回头看了看:“这里以前是个青楼,后来青楼不让开了,说是离学堂太近了,就让搬去万年了。其他生意又觉得这地方本来是干皮肉买卖的不干净,也没人租地方。后来官府把这地方收了去,便成了一个商驿,晚上会有先生来免费教人识字,一来二去住的人少,来读书的人多。后来索性就成了个大书斋,白天晚上教识字,不少落魄书生都住在这里。”

“他们住在这的代价就是教人识字读书?”

“嗯。”老头点了点头:“长安好啊。”

“是啊。”紫式部道了声谢,起身又看了一眼这地方:“长安好啊。”

她带着笑容的走了,而她的小侍女快步跟上:“小姐小姐,你为什么又说长安好啊?”

紫式部没有给出回答,因为她知道这种无法用言语说清楚,但她认为不出十年,长安会是这片土地……不,寰宇之内最灿烂的城市。它会迸发出比盛唐时候还要耀眼的光芒。

她对这里很满意,因为她看到的长安满足了她之于中土大唐的所有幻想,就如同她曾经梦里来过的繁华世界并无二致。

“小姐小姐快看快看!”小侍女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蹦跳着指着前方:“有歌舞表演!”

“俗气,不看。”紫式部拽着想要看表演的小朋友绕过了大路边的歌舞表演,钻入了一个巷子。

在别处她们可不敢在这样偏僻的小巷里穿梭,但长安却可以,因为周遭每条巷口都会有一名士兵巡查,让人看到便觉得安稳。

小巷中有不少自家开的饭馆,里头只有一两张桌子,卖些家常的饭菜,虽是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滋味却是绝妙。

这在以往是绝对不会存在的,因为只要是做生意就会被当地盘踞的地头蛇给盘剥的什么都不剩,但如今地头蛇都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真若是出现明目张胆的盘剥,但凡有人告状查证为实,那么这一片分管的人可是要吃官司的。

而就在她们两人去巷子中寻觅吃食时,宋北云正陪着妙言走过她们刚刚走过的地方。

“怎么样,老公牛逼不?”宋北云指着青楼:“知道你不喜欢这地方,老子把长安境内所有的青楼都给撤了,想嫖只能去万年。”

妙言抱着胳膊站在那个青红楼的外头,抬头看了看:“嘁,你看你那德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为了我烽火戏诸侯呢。”

“那可不成。”宋北云摆手,然后看着前方的热闹:“唉,走啊,有歌舞表演。”

“不去,俗气。”

“大俗就是大雅,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这就是精神食粮。”小宋踮起脚看了看:“在演白蛇传唉,走走走。”

“哪个版本?”妙言侧过头看着宋北云:“是我修改的版本还是许仙把老婆的皮剥了做成伞的那个版本?”

“不道啊。”小宋摇头:“去瞧瞧。”

“不去不去……”妙言蹲下开始赖地:“我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