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雾中歌(第2/2页)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许问继续跟着罗大一起干活,真实地感受这片黄土,理解窑洞与当地人的关系。

许问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制作木器也好、学习泥水也好,之前这对他来说都是独立的工作,他这是第一次身为制作者,与使用者交流。

工匠不是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

他们做出来的东西需要美感,但更需要的还是实用性。

所以,他们需要了解使用者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些什么、甚至于,他们对住宅、或者是用品的想象是什么样的。

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体会。

就像他之前曾经感受过的那样,住宅、或者说所有的实用品,都跟当地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譬如说江南,多水多木,富饶安宁,所以当地常见木结构建筑,其他各种材料如砖瓦土石等使用得也很不少,建筑形式清雅秀丽,还有全天下都闻名向往的园林。

晋中一带的物产相对比较单一,多山多土却不多木,更重要的是交通非常不发达,所以依山而建的窑洞成为了主流建筑。这与当地环境是统一的。

有意思的是,这种整体的环境不仅仅只会影响具像的东西,如住宅、用具等等,也会影响很多抽象的东西,如当地的文化、气质等等。

譬如这里的人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对着山头另一边唱,歌声嘹亮悠长,配上山谷间袅袅的回声,好像天上的云层都会被它打开一样。

阳宁村的汉子性格开朗,说着就给许问来了一段。

乡音浓厚,许问只能听懂中间的几句,但的确非常动听。

那汉子唱完一段,有点没劲地说:“哎,没有姑娘对歌,唱得都不得劲了。”

话音未落,山对面传来清亮的回应,绵长中带着爽利,正是之前那段的下半段。

所有人一起往那边看,但都遗憾地发现,山烟袅袅,只能听见对面的声音,看不见人。

先前唱歌那汉子却还是来了劲,扬起嗓门,力求更漂亮地唱了回去。

接下来,两边一唱一和,连绵不绝的声音起起伏伏地回荡在山中,搅动着山烟薄雾,粗犷原始,但美。

许问侧耳倾听,不知不觉眯起了眼睛,脸上露出了享受的笑容,他身边不远处的许三和林谢两人也正在小声说话。

“真好听。”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