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沉醉(第2/2页)

不过他并没有多在意这个,很快就把重点放在了雕花本身的样式上。

在看出它是流水线制品之后,他第二个得出的判断是:这是孙博然本人的设计。

面对这些考生,他的风格似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像他在京都时那样繁复华丽端严,也不像他年轻时那样轻俏灵动单一,而是将两种相融合,趣味中带有强烈的装饰品,美观却又通俗。

看来他之前的判断果然没错,孙博然并没有跟他师父决裂,也没有彻底摒弃年轻时的风格,只是到了不同的环境,根据制作需求自然发生了变化而已……

皇宫内院,所需的风格当然跟民间小调完全不同。

就是不知道连天青看见这个会怎么样,喜欢呢还是不喜欢?

不过这对许问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孙博然,是他在这个时代最熟悉的工匠大师了。

一张张木板堆叠在旁边,刻刀的刃尖切入木板的纹理,象牙一般的碎屑飞溅而出,烟花般四散。

清晰的雕花由浅入深地出现,不断向外铺展开。

榆木巧也是十八巧之一,在这一年以及许宅更多的延伸时间里,它几乎已经刻入了许问的骨髓,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此时,刻刀就像他手指的一部分,榆木就像他最亲切的老朋友。

它的每一根纹理、每一寸质感,对他来说都熟悉到了极致,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它变成任何一个模样。

对材料的熟悉、对工具的熟悉、对创作风格的熟悉在此刻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许问已经完全沉醉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