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办法都是被逼出来的,解决不了人才缺口,老子就自己培养(第2/3页)

要不是冯松涛这性格。

“可我能力差太远,压力太大了。”

“不用有压力。大家都需要成长。都是第一次当管理人员嘛。这次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回来,一方面是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另外也是让大家一起相互探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刘春来没说他给大家上课。

他也不是专业的科班人员。

不过,以他的经验,比现在很多专家教授都更强。

高层管理人员跟有潜力的核心人员,相互讨论学习,不需要去学系统的理论。

只学需要用的。

应急没问题了。

刘春来旗下所有产业的厂长、副厂长、各市场大区域负责人,甚至重点培养的骨干管理人员全部都回来。

将会进行长达三个月的管理培训。

刘春来讲解管理跟营销等方面的核心要领,告诉他们如何去分析市场,布局、发展。

各负责人交流经验,对各自遇到的问题探讨。

刘春来再提点一下。

能让他们快速成长。

杨小乐、吴二娃等人全被召了回来。

刘千三,刘志强等人同样也在培训人员名单中。

“要不,让志强来?杨小乐也行。”

冯松涛还是有些不死心。

压力太大。

刘春来的这些产业全部建成投产,总资产将会超过十亿。

冯松涛没压力?

国内有几个人敢说能管好?

刘志强是刘春来最信任的人,最早成为大区域负责人的。

其他市场以刘志强所在的山城为跳板,然后扩张。

刘志强熟悉刘春来的各个产业。

杨小乐是成长最快的。

在很多事情上,自主性也很大,都不需要刘春来去操心。

谁都没想到。

刘春来选择的第一个集团产业总经理,居然是平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冯松涛。

大队的学校里,专门腾出了一间教室。

管理人员回来后,直接住大队招待所。

刘春来承担各项开支费用。

郑倩跟宋瑶两人同样在培训之列。

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诸位!召集大家回来的目的,都清楚了。就不在这里强调了。目前,咱们发展的势头很猛,可面临的压力也非常严峻……集团公司最严重的问题,缺乏管理人员。很多人都是赶鸭子上架,专业技能及管理水平太低。我们想发展,就必须调整了。从外部招纳新鲜血液是解决方案。内部人才培养,也是解决方案。”

第一天上午,小学上课时。

刘春来站在了教室的讲台上。

俨然成了老师。

学生就是他手下的高管。

每人手中都拿着厚厚的笔记本。

刘春来明确要求过,所有人必须做笔记。

在三个月培训后,将会进行考核。

考核不过关,工资降级,管理岗位降级。

手中股权或是期权,都会减少。

这关系到每个人的自身利益。

“在坐的,有小学没毕业的,也有大学毕业的,我希望,不要出现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不把这次培训当回事。能不能坐稳现在的位置,甚至更进一步,这次的研讨班,将会非常重要……”

刘春来对所有人强调。

无论管理,还是市场营销。

在坐的,没谁敢跟他叫板。

刘春来白手起家,一手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各种营销方案,都是刘春来拿出来的。

连广告,也都是刘春来搞的。

“管理问题,将会是未来我们需要提升到跟技术等同的程度。大家回去后,各自培训自己手下骨干团队,将来,各团队管理人员成长,都将能纳入你们的业绩考核中……”

刘春来在上面说。

下面所有人都在不停地记笔记。

以前刘春来上的课程,主要是给招牌的高中生进行基础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

那是突击训练。

能用就行。

这一次,刘春来主要讲市场营销跟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内容。

涉及到制度建设、组织框架架构、绩效考核方案、人事制度、企业发展规划、经济等很多内容。

“咱们今天先说组织框架的问题……”

刘春来直接进入了上课状态。

他不想自己操心。

就得把手下培养出来。

之前的管理模式,属于瞎几把乱管,不出问题就行。

现在不行了。

产业越来越大。

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

再所有人都只对他负责,不行。

即使有财务巡查制度也解决不了。

现如今不仅需要进一步开发客户,也需要维护现有市场。

目前是卖方市场没错。

他们的产品都很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