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要发展,不仅要股权明晰,物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第2/3页)

吕洪涛绕一个大圈子。

就是为了告诉许志强,刘春来这是为了让股权更明晰。

蓬县跟刘春来的合作,特别是之前刘春来承包的。

发展得非常好。

可股权属于谁?

当初刘春来要求明确这个。

县里觉得无所谓。

现在没出问题,是因为吕红涛跟许志强两人依然在任。

股权明晰,才利于后期发展。

刘春来一直重视股权跟经营权。

天府机械厂短短几年,规模扩大了四五倍。

县政府除了提供人员及地皮,几乎没有资金投入。

刘春来把汽车产业拿走。

天府机械厂的股权给了一半给县政府。

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是花钱买咱们不插手。”

“不,他是为了后续发展不被这些麻烦影响。”

吕洪涛很理解刘春来。

“他后续的动作应该会更大。尤其是人事调整方面。”

许志强一时不知道怎么说。

按照他的性格,刘春来跟他商量他不会同意。

他们很快就会退了。

而刘春来要搞一辈子。

刘春来回去的时候,赵玉军刚好去找他。

“船运公司想入股?可以啊。让他们按现有规模溢价买股权就行,只要能保证经营权就行。”

对赵玉军说县运输公司想要入股船运公司。

刘春来一点都不反对。

为了解决资金缺口,同时也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

他自己放话的。

只要经营权在手中,没任何问题。

其他股东只有监督权,没有管理权。

被监管无所谓。

企业如果没有监管,在目前野蛮生长时代没问题。

等到进入九十年代,大量民营企业跟外资企业涌入,目前的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让所有企业都受影响。

刘春来是故意放风的。

其他股东,每年老老实实分红就行。

经营权什么的,别想。

“运输公司可是你一手打造的,他们就是看到发展潜力了,想来摘果子。”

赵玉军很不甘心。

不希望有别的股东参与进来。

“是啊,哥,船运公司就是看咱们业务红火,利润高,才想分一笔的。”

刘秋菊经常跟其他单位打交道。

理解他们的想法。

“船运不比汽车运输,想快速做大,连通几个县的物流,仅仅靠咱们自己,需要的时间太长,随着这次几个产业的布局,对物流需求会更高……如果各个县都能分到好处,不仅运输公司发展更快,连几个县的道路建设也会更快。”

刘春来解释着。

经历得多,考虑得就比较全面。

分出去利润,是为了得到更多。

“各个县政府?他们也拿不出多少钱啊!”

赵玉军不理解。

船运公司,本来只是他们家的。

三个股东。

刘春来,刘秋菊,他。

自家产业。

引入别的股东后,就感觉不是自己家的。

拉的货,还都是他们自家工厂生产的。

“拿多少钱就得多少股份,跟各个县运输公司谈没意思,利用联合投资公司,或许让他们把各自的运输公司用来入股……”

成立联合投资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各县出钱的。

不管以后这家公司由四县共同管理、还是由现在尚未成立的国资委来管,反正现在刘春来说了算。

之前一直被刘春来当小金库使用。

用来建设给他产业配套的项目。

基础建设,也是投资有利他产业发展的。

刚好,借着机会反馈一些。

要不然,联合投资公司会破产的。

投资基础建设,回收资金太难。

“其他几个县的运输公司,加起来上百辆汽车,只要有足够的业务……”

刘春来说道。

不仅蓬县没钱,其它三个县财政情况同样不乐观。

“都是为了支持咱们发展,虽然另外三个县不像蓬县一季度发次工资,每个月也只发了一半。”

刘春来解释着。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

赵玉军股份不多,刘秋菊手里却不少。

当初刘春来作为陪嫁给的。

“真要搞公路运输?”

赵玉军向来比较抵触。

在他看来,公路运输远没有船运的利润高。

运输成本是一方面。

现在道路条件太差。

车子在破烂的道路上跑起来,容易坏。

每年维修费用都不便宜。

远没有轮船靠谱。

虽然慢点,可云寨量大啊。

“咱们这么多产业,对物流需求非常高。如果只有船运,从仓库到码头,就得找其它货运公司。他们没活时,问题不大。要是有更高利润的业务,还会优先运输咱们的货物吗?你看看这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