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老板,我很庆幸是您的手下而不是对手(第2/3页)

生产线的引进,是郑倩负责的。

厂房现在都已经开始建造好一阵。

第一批的部分设备,也即将完成生产运回来。

当初刘春来就在布局这个?

未免太吓人了……

“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产业。我们原材料供应,也需要更多的生产商……”

刘春来这句话是对所有人说的。

如果有可能,他甚至不会去搞这些工厂。

“既然引进了全套原材料生产线,对于我们的原料供应厂,只要是生产卫生巾的厂家,都是潜在客户!而他们,也因为可以不用外汇,得到充足供应,不得不跟我们合作……”

说到这里,刘大队长停顿了一下。

等着众人消化一下。

随后才开始继续说: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竞争者帮着我们生产。他们购买生产线的目的,是为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既然不能完全阻止他们,也占领不了所有市场,为什么不让他们在我们的掌握下赚这个钱?”

“老板,做代工厂不是长久之事,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渠道,才有更大的机会……”

郑倩皱着眉头提醒刘春来。

不是所有人都想做代工的。

刘春来会不知道这种情况?

之前很多制衣厂帮着春雨代工。

可现在,宁愿没有多少业务,都开始了打造自己的品牌。

卫生巾这块,市场已经被开拓出来。

开拓者又没法快速占领疯狂增长的市场。

电视广告、平面广告依然还在持续轰炸消费者。

很多女性都已经开始接受卫生巾。

新成立的厂,在一些中小城市推广起来也很容易。

毕竟那些地方是刘春来手下市场渠道最薄弱的地方。

供应也是最不充足的。

有刘春来在前面探路,开拓市场。

对其他的竞争者来说,自然没太大问题。

“市场竞争者,谁都没可能阻止。咱们最大竞争者不是国内,而是国外。国际上的巨头看到国内市场成熟,利润很高,甚至不需要进行先期的市场培育,能不进来?”

刘春来问郑倩。

郑倩来自香江,本来也是做贸易的。

有很宽的视野。

国际上,卫生巾已使用几十年。

不断在发展。

郑倩很清楚。

她成了刘春来手下后,亲自从无到有,运营了一个香江注册的品牌。

成为苏尔美旗下的高端品牌。

价格比早期的高了很多。

依然受到大量消费者喜爱。

同样产品,不同包装,只因为品牌不同,利润高了不少。

国际上的巨头,肯定不会放弃机会。

这年头,很多人都认为国外产品比国内好很多。

国外的一切,都比国内好。

甚至国外的月亮都比国内的圆。

出国热,已经开始了。

“不能阻止竞争对手出现,只能想办法控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按照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去引导他们的发展。”

“老板,给他们订单越多,他们实力就越强,在得到我们的订单跟他们自己市场的开拓双从刺激下,会继续增加生产线的规模……”

郑倩最担心这个。

刘春来的方案,完全是自己花钱去壮大竞争对手。

陈锋等人也有同样的担忧。

彩电,同样如此。

国内引进的生产线,超过两百条。

全部投产,那每年的生产规模多大?

“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全部靠着我们自己,我们的扩张速度能应付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只有当我们更强大时,在竞争中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小。”

刘春来这完全是当着上课来的。

就为了让手下的高管们改变态度。

用更战略的发展眼光去看问题。

而不只是靠着自己的扩张去发展。

竞争对手,很多时候也能成为自己发展壮大的一部分。

“此一时彼一时。咱们跟苏联的贸易合作,面临的是庞大的苏联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大家想过吗?哪怕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有谁想过,以我们现在的规模,能吃下吗?”

刘春来问所有人。

没人能回答。

大多数人一脸呆滞。

刘春来玩这么大!

国内市场都没占领多少,开始进军国外?

可想着,他们最大的业务本来就是出口贸易,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眼前不仅是苏联市场,还有国内市场。这几年的快速扩张,无论技术,还是生产管理,咱们哪一项跟上了?”

刘春来的问题,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管理跟不上。

技术跟不上。

资金也跟不上……

“管理人员不够,盲目扩张,只会让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点,孙小玉跟田丽应该感触更深。同时开几个分厂,人员捉襟见肘。甚至很多人都不符合我们的用人标准,依然成了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