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一厂分三厂?缺人怎么解决(第3/3页)

“这样不行,粉尘太重了,得让机械设计那边的人想办法,降低粉尘,要不然,到时候这边干活的人都容易得职业病。”

矽肺,这东西刘春来不陌生。

这年头没有多少人重视。

可家具厂,都是附近的人。

如果到后面因为环境问题造成大量职业病,就不好了。

压缩出来的颗粒板,纤维颗粒很大一颗一颗的。

刘春来拿在手里,轻轻一掰,就断了。

这样的材料,别说做家具,哪怕是做地板都不行。

强度不够。

刘春来不是工科出身,自然不会在这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技术研发人员多想办法,多做实验,即使多花成本也在所不惜。

这是目前家具厂最具有技术难度的项目。

也关系到家具厂未来的发展。

“肖总、郑厂长,这样吧,你们跟我们一起去一趟天府机械厂。”

刘春来觉得,让供需双方坐在一起交流讨论,或许效果会更好。

以前那种天府机械厂根据家具厂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设计,然后再试用,反馈效果,再改进,不行。

“去不去都没有多大的用处。咱们的技术水平太差了……这几年,县里很少分到水平很高的技术人员……”刘福旺说道,“市里同样也没有多少人,毕竟我们这边不是工业地区……”

“先去了解一下再说,不行就让机械厂的技术人员跟这边的人员一起研究改进!”刘春来说道。

他支持了刘福旺分离两个品牌,刘福旺自然不会在这事情上反对刘春来。

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天府机械厂。

天府机械厂这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原本只有几百人的工厂,到现在,干部职工加起来将近两千人。

只不过技术人员的比例却不是很高。

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中专生,技术工人则是初中毕业的人从学徒开始。

依然是原来国营厂的培养模式。

就连刚毕业进厂的中专生,依然也需要从学徒工干起。

厂子的业务设计越来越多,特别是拖拉机的业务现在增长了很多,一年产量超过700台。

以前的农机,天府机械厂甚至都不再生产。

新建了好几座轻钢结构厂房。

刘春来平时很少来这厂里,这一来,自然得到了整个厂里的高层领导们的重视。

“管理模式要继续改进,尤其是5S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

看到车间里变得整洁,环境也得到了妥善的整治,刘春来欣慰不少。

目前国内还没有多少厂引进了这种管理制度,刘春来自己也只知道一个大概,根据他了解的,告诉了天府机械厂的管理人员,由他们自己去根据情况来细化。

“那是肯定的,以后不仅是天府机械厂,咱们的其他厂,也应该推行。这样整洁的环境,看着也顺眼一些。”

刘福旺得意地说道。

当初可是他要的这个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