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生意红火却欠账百万(第3/3页)

这是一点?

全县所有的干部职工发工资,一个月才多少?

坐在主席台上的刘春来,还在向众人介绍,哪些项目大队欠了多少。

现在已经没人打断他。

“……欠账呢,就是这样。另外,说说关于收入的问题。所有人都清楚,我们承包的工厂,都是股份制。比如,家具厂,我个人因为出资比较多,占股44%;张昌贵因为是技术入股,占股5%;原本的大队部的公房、土地等,大队部占21%,六个生产队各有5%……”

刘春来说这事情,大多数干部的脸上都露出了羞愧的表情。

谁都知道,刘春来可以不用给各个生产队股份的。

他可以一个人把利润全部留下,像公社提供厂房那样,租赁就行了。

也就是因为刘福旺当了27年,马上就28年的大队长跟支书,没有改变大队的情况,刘春来这是主动分利润的。

“各个生产队的股份,都是用全生产队的土地入股……”

刘春来把之前所有人都明白的事情拿出来提醒他们。

“包括承包的天赋机械厂、临江制衣厂、临江纺织厂,股权基本上也差不多,我个人都只占44%……但是承包费用,大队根本就没有,情况大家也了解,是我个人借钱给大队……天府机械厂是承包的没错,但是在新产品开发等,则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前前后后,到现在已经投入超过40万,拖拉机的销售,带来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因为目前产能很低,一个月生产数量都不到100台……”

所有的情况一汇总,就没有多少人觉得,这百多万的欠账好像挺正常的?

看着干部们的反应,刘春来心中笑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农村人均年收入可能不过百的情况下,一个大队的干部们觉得欠账百万,正常么?

本来是不正常的。

可在有刘春来动不动就从外面用蛇皮口袋装钱回来,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工程下。

干部们已经开始习惯。

“如果不算这些投入,我们大队,不仅已经能还清以前的欠下的,甚至还有结余。但是,没有投入,就不会有更大的收益,也不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安排交地人的工作,更没法给大队新增人口安排工作……”

“说那些有球用,你直接说怎么做。”

刘福旺不想去听刘春来的这些大道理。

“是啊,大队长,这都欠下百万了……”杨光明的内心是绝望的。

百万的欠款,分到每个生产队,那都超过20万了。

可他是刘春来一手扶持的。

其他人没说话。

“这百万,只是开始,未来,随着我们发展,将会欠下更多……”

刘春来说的时候,看着所有人的反应。

如同他猜测的一样,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更难看。

百万只是开始!

未来将会欠下更多!

这些干部们,谁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