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刘大队长又要整幺蛾子(第2/3页)

因为土地种植了这么多年,农家肥数量不足。

县政府可是一直在谋求获得更多份额的化肥,以此来促进全县的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

每年,蓬县的粮食产量都在增加。

可那有什么意义呢?

亩产即使每年都增加几十斤,那也不过几块钱。

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兜里还得有活钱,靠着卖粮食是不够的。

所以,从一开始,整个蓬县,都想扩大工业规模。

工业这东西,不是想扩大就能扩大的。

没有资源,没有市场,也没有钱,扩大个屁。

正在县里头痛的时候,刘春来冒出来了。

以制衣厂为依托,同时也能带动全县经济作物的黄麻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可黄麻的需求是有瓶颈的。

现在好了,工业方面,刘春来开始向着技术方向发展,这个除了对人才要求高一些,对资源要求反而不高;另外的农业方面,又有了反季节蔬菜种植。

只要刘春来继续下去,不管是他个人,还是能带动的周边产业,对于蓬县来说,都是莫大好处。

而刘春来并不是上面安排下去的干部。

也不是从下面提升上来的。

这就有些让人为难了。

“得去。必须先了解他的想法,好像在推广大棚种植这块,他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再说了,港商安排的技术人员即将到来,他们有什么需要县里帮忙的,也得了解一下。好歹,咱们也是彩电厂的股东不是?”

许志强随便找了一个理由。

县里可是有着乐视彩电厂8%的股份。

作为股东,对于厂子的建设进度,都没过问,有些说不过去。

“那把轻工局那边的人也叫上?”吕红涛问。

许志强点头。

很快,轻工局负责人吴军跟章平都被找了过来。

这两人之前跟刘春来还不太对付。

随着刘春来不断地增加装钱的麻袋,轻工局的地位也在县里工业产值不断扩大而提升,两人自然不会跟自己前途过不去。

何况,许志强什么性格,他们也是知道的。

“有些事情该县里负责的,不能等他们来找咱们。不该县里负责的呢,也不能过多地去干涉。毕竟,这是合资企业,合资的事情,我们是不懂的,而且,按照股份来说,我们只是第四大股东,也是话语权最小的……”

许志强当着轻工局负责人的面,告诉他们,彩电厂如何经营运作,不要去管。

但是该县里做的事情,不能少。

“许书记,即使我们想插手,也得插得进去啊!不管是刘春来,还是港商那边,我们都没法应付……”

章平一脸苦涩。

他不想跟刘春来接触。

可作为轻工局的干部,又不得不接触。

“另外,山城轻工局那边的杨艺,也是把所有权利都给了刘春来……”吴军也提醒许书记。

人家三个大股东加起来,股份占了92%,根本没他们说话的份。

除非,他们能联合港资的代表,那样还能掌握话语权。

到现在,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两人跟港资代表甚至没有单独接触过。

“这样也好,也好。这不,设备跟生产线快回来了,彩电厂的人员,内部培训已经差不多了,就等着设备厂那边的人过来培训了,有什么准备工作,咱们得提前,过几天抽个时间,咱们一起去趟幸福公社吧……”

许志强的话让两人意外。

过几天?

明天不行么?

为什么非得过几天?

许志强自然不会给他们解释,要再看看葫芦村的大棚蔬菜的市场情况。

葫芦村。

大队部。

今天去县城卖菜的人已经回来了。

大队跟生产队的所有干部都被通知前来开会。

“什么?今天的这些菜,基本上都是被几个食堂给全包了?”刘福旺皱起了眉头,一脸肉痛,“这些狗曰的!真当食堂不花他们自己的钱,拿着咱们的钱来嘚瑟!秋菊,各个食堂的账,你究竟盯没得?”

刘秋菊不敢看自己爹。

昨晚上没有回家。

当然,不是跟赵玉军两人谈几个亿的生意去了。

现在赵玉军随船送货去了沪市,她在天府机械厂对账,太晚了,就没有回来。

反正县里招待所现在有给大队留两个房间。

可老娘上午在垭口上等着班车回来,问她跟赵玉军的事情呢。

叶玲顿时不乐意了,眉头一挑,质问刘福旺:“刘支书,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的账务有问题?”

“没这意思,厂里食堂,放着便宜的菜不买,这贵了好几倍呢……你们不是天天说要降低成本?这增加的……”

刘福旺急忙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