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机械厂,技术开发部不能少(第2/3页)

“那就加大马力!”刘支书有些不讲理了。

刘春来把皇冠停到了外面,“爹,这速度已经不慢了,就是不知道装上货物后是什么情况。”

相对来说,拖拉机的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

他不知道刘福旺在冒什么火。

“刘经理,咱们可以组织批量生产了吗?”陈玉和见刘春来讲道理,一脸感动。

刘福旺完全是不讲理嘛。

“批量生产咱们先不着急,这车生产成本多少?”刘春来看着这辆拖拉机,上面除了柴油发动机,貌似也没有多少有技术含量的。

成本应该不高。

“由于刚开始生产,各种产品加工还不是很熟练,这个要2673.48块,这价格确实有些高。”陈玉和回答道。

刘春来皱起了眉头。

“轴承跟皮带、轮胎等,我们都没法生产,都是采购的……”陈玉和见刘春来皱起眉头,急忙解释,“仅仅是几个大的轴承,一个都是八十多,轮胎也不便宜……”

“不是价格的问题。我发现咱们这拖拉机只有前面有刹车,如果拉货比较重,在下陡坡跟上坡的时候,容易出问题。”刘春来也不知道不到三千的价格究竟是高了还是便宜了。

只是提出来自己的担心。

坡度要是太大,靠着这点不强的动力,后面要是拉得太重,还真的有可能会出问题。

“另外,手扶式的应该改成方向盘的。最好是把驾驶座的位置设计到车头上,拖斗用两个轮子支撑,应该就可以……”

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

反正不是专业的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看到过的提出一些建议。

“刘经理,那样成本会增加很多。而且你之前要求的多功能可能无法实现,咱们这些区域属于丘陵地带,没法如同北方那样……”

“我们的产品,难倒直卖西南丘陵地区?设计产品的时候,眼光就要放长远一些!”刘春来板着脸,“如果仅仅制造这样一辆样品,当初我给十万干什么?”

说到后面,不由有些火了。

眼光不放长远,未来市场怎么办?

这样的产品,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岳平还要说话,被书记马玉民拉住了。

“刘经理,我们马上按照你说的,继续研究新的样式,不过目前这个,能批量生产不?”马玉民问刘春来。

换成以前,他们这些厂领导就能拍板决定。

可现在,刘春来他们承包了机械厂,刘春来说生产,才能生产。

“多做一些测试吧,咱们要想在这上面发展,不管是性能,还是功能,都得比别人的更多,要不然,卖不了几辆,就没人会要咱们的。”刘春来叹了一口气,“同时,既然样品出来了,在测试的同时,先让销售科的人员去周边各县寻求订单……”

依然是带着订单生产的想法。

“咱们财务上还有不少钱呢!”陈玉和不解,“先生产一些,等到有了订单,就可以直接交付啊。”

“十万,是用来开发新产品的经费!”刘春来强调着,“哪怕是发工资,都不能动那笔钱。另外,制砖的机器跟木工机器生产的如何了?”

他不想在这事情上多谈。

既然老爹喊他搞一言堂,他也体会到了好处,懒得去解释太多。

自己的公司,自己说了算。

要是这些管理人员能力出众,了解市场,厂子也不至于让县政府强行塞给他刘春来。

之前厂里还生产了一批打谷机,那个即使卖出去,也是县财政的钱。

承包的时候,就完成了盘点。

所以刘春来没有让继续生产。

厂里要发工资,就得靠新产品。

陈玉和的想法是好的,希望直接生产拖拉机,推向市场,证明他们自己能养活自己。

一个月,厂里仅仅是发工资奖金,都得两万多块钱呢。

“制砖机器已经好了,这两天正在调整,准备完成后进行测试。”岳平带着刘春来跟刘福旺几人往旁边的车间走去。

旁边的车间跟这边是一样的,不过连葫芦吊都没有。

里面乱糟糟的一团。

一些刘春来并不认识的机器就在里面装配着,有些已经完成了装配。

“林海,那些机器怎么样了?”岳平刚进车间,就对着里面喊。

一名四十左右的小个子中年人跑了过来。

刘春来还没见过。

“林工,设备如何了?”在认识后,刘春来直接开口问。

制砖设备在未来,需求会爆炸式增长。

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也不高。

也算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刘春来比较重视的一个方向。

“已经没有问题了,刘队长,四队那边的窑厂湾没通电,也没法拉过去测试……”林海作为负责制砖机械的技术员,带着人去幸福公社四大队的窑厂冲锋了解了需求,并且有了初步的设计方案,才回来开始研究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