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不吃都得给他喂一颗花生米(第2/3页)

最开始刘福旺带着四大队的乡亲们努力地改造环境,当上山下乡的开始,作为全县倒数的贫困公社,幸福公社同样也有了知青点。

毕竟,学生从学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越穷的地方,教育越到位不是?

葫芦村的知青点,有两个年龄比较大的知青……

郑建国能威胁着刘福旺把刘春来上大学的名额给了他自己大儿子,不仅是因为无意中知道了这两个在76年已经回到县城的知青的身份,同样还因为葫芦村的一些事情。

刘八爷是民盟成员,不符合数代贫农的背景;

“当初他们刚回县里,上大学的名额虽然宝贵,可他们的前途更重要,这事情,爹对不起你……”刘福旺深呼吸了一口气,“所以,你恨爹,在县城赖着不回来,爹没法强迫你什么……”

刘福旺说得很诚恳。

刘春来也叹了口气。

换成任何人,对这种事情都有些接受不了。

还好,他不是这个时代那个原本的刘春来。

刘福旺从来都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不起家庭的人。

“爹,那对知青,是贺黎霜父母吧?”

刘春来问道。

虽然是八十年代,很多事情远比后人了解的更加疯狂,一个上学的男生跑到男同学家去待着,没事儿。

可贺黎霜是女娃子。

在这个封建的地方,她居然往刘家跑了不知道多少次。

她父母不说这事儿,就连刘福旺也不吭声。

刘雪应该是不知道这情况的。

“是。”刘福旺没有否认。

“你不会跟他爹妈指腹为婚,给我们定了娃娃亲吧?”刘春来没想到老头承认得这么耿直。

突然开起了玩笑。

“他爹妈来咱们大队的时候,她已经快一岁了,在蓉城长大的……”刘福旺看着儿子,“你别想这样的美事儿,作为党员,不能搞封建的那一套,包办婚姻是要不得的。如果你真看上她了,得你自己努力……”

“我啥时候看上她了?”

刘春来觉得,不能跟老头聊下去了。

自己能看得上贺黎霜?

就那婆娘,倒贴给自己,都不要。

以后有了孩子,那婆娘不得把孩子给教废了?

为了老刘家的香火,也是不能要的。

刘福旺看着刘春来,见他没再闹腾当年的事情,松了一口气,“我本来是准备送你去部队,当时西南打仗了,你妈死活不同意……无论是夏青还是秋菊,你妈都希望她们能得到工作,办理农转非,包括前阵,刘雪的事情,那边答应了两个农转非户口……”

刘春来还能说啥?

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种事情,他没法评判。

“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只要干出成绩,成了乡长,那不也是国家干部了?多少人毕业很长时间都到不了正科的级别呢……”

这时候,刘春来可不想说他不愿当乡长的事情。

赶紧得转移老头的注意力:“对了,爹,郑建国的这事情,这么些年了,你都没管过?”

老头这种态度,不打抱不平,好像说不过去。

“当初晓得后,我就问过赵天明跟范萍两口子,都是矢口否认,我能怎么办?”

刘福旺叹了口气。

这种事情,他也没办法。

主动问了,当事人都说没事儿,他能如何?

“那这次……”

“郑建国仗着有个儿子在市里农业局,只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他却动不动就威胁人,一队这边大多数都是怕他,以前咱们其他几个队穷,一队都怕我把他们的粮食用来补贴其他队,郑建国也功不可没。现在越来越过分了……”刘福旺冷冷地说道,“他自己要作死,赵天明跟杨萍两口子都是老实得不行的……”

“当初上大学的事情呢?”刘春来终于问出了重点。

仅仅是之前的那些事情,老爹也没有这样的可能把上学的机会给郑建国。

既然贺黎霜父母都已经恢复工作了,应该也不容易再受影响。

刘春来不相信老爹有那么傻。

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这么多年都还活着。

被人用这样的理由就给抢走了儿子上大学的机会?

即使不给刘春来,也应该给其他更合适的人。

“你真忘记了?”刘福旺看着刘春来。

刘春来摇头。

“你忘记那一次在青杠梁下面的渠洞里,跟秋菊同学的郑小茜,哄你说秋菊在渠洞被蛇咬了,你着急忙慌跟着去,然后郑小茜把裤子脱了,郑小东跟郑建国一家人就冲了上来,说你……”

刘春来口里的烟,就这样掉落了下去……

居然还被人这样坑过。

为的,就是一个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