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二更(第2/3页)

除了这几个儿子,黄老太还有一个女儿,现在正是要说亲的年纪了。搅和在家里几个妯娌之间,给这个帮几句腔,给那个添几把柴,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听钱雨这么一说,钱晴心里就有数了。

大房多吃多占,怕是最不想分家的一个,二房比着大房,心态失衡,四房比着黄三平,又觉得自己能忍一忍。再加上一个调三斡四的小姑子,黄老太怪不得坐的稳当呢。

这几家子心都不齐,她哄着大房压住二房,再拖着四房,三房没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她还能压榨三房让其他几房得利。

钱晴趴到她姐耳朵边上说几句,钱雨眼睛一亮。

“这能行?”

钱晴点点头,黄家这种局面,其实很好打破。黄老太把家里弄成四平八稳的样子,压一个打一个的,看上去稳当,实际上只要一家崩盘,黄老太就别想过她老太君的生活了。

“就是你得动作快点,拖得越久越不好。我跟丁杰最近会经常来,咱们互相之间也能照应着。”

钱雨看一眼旁边什么都不知道的黄三平,对着妹子重重点头。

*****

当晚,黄家院子里。

钱雨在镇上卖完了货回到家,黄家人口多,起的院子也大。虽然不是青砖大瓦房,都是黄泥做的房子,但七八间屋子连起来,看上去就知道是村里人丁兴旺的人家。

黄老太最得意的就是这一点,她这辈子,功勋卓著,生了五个儿子,活了四个,虽然男人早死,但家里四个男丁,谁不说她在黄家居功至伟?

黄家吃饭是在院子里,抬出两大张桌子,堪堪坐下一家子人。黄老太一天中最高兴的就是现在,因为不管是谁做饭,分饭的勺子都是在她手里。

红薯稀饭,配上杂面馒头,饭桌上放点小咸菜,炒了几颗白菜,还有几块煎豆腐。

自从去年开始包产到户,大部分人家都没有饿肚子的时候,但能敞开来吃肉还是少数。黄家这个伙食,在村里也算过得去的。

黄老太拿着饭勺给各人分饭,轮到黄三平和钱雨的时候,几乎就是在稀饭上面舀,清水一般的碗里再给加几块红薯。

钱雨似笑非笑看向黄三平,黄三平低着头不敢说话,只是默默把自己碗里的红薯夹到钱雨碗里。

钱雨倒是不饿,她被钱晴灌输了一脑门子的跟以前不一样的想法。自己都挣钱了,何必非要抠那一块八毛的,所以她今天跟钱晴在镇上悄悄去吃了国营饭店的糖油饼,这会儿一点饿劲儿都没有。

黄老太分完饭,剩下的给自己碗里倒了稠乎乎的一碗粥,象征性的又加了两块红薯。

“吃吧!”

瞬间,桌上就各种筷子伸往煎豆腐的大碗。

白菜不稀奇,马上天就要冷了,谁家地窖不是一大堆的白菜,再过一段时间,白菜能把人吃吐。

豆腐则是难得有,自家推磨太麻烦,有的时候看谁家推磨了,就拿点豆子过去换,或者就是跑去镇上买。

买回来的豆腐一般都是丢进锅里煮,加点盐和调料就能吃。黄老太最近也是因为三房给的孝敬多了,这才难得舍次本,下了油来煎豆腐。

“大嫂,你吃就吃,别翻腾,豆腐一翻就碎,咱娘切的块都挺大的,你翻也翻不出来一块比脸大的。”

说这话的是老二媳妇,这会儿正一脸刻薄看着翻来翻去的老大媳妇。

“二婶说差了,我娘那是找小块的呢,毕竟奶奶年纪大了,该多吃点,我们小辈少吃点也不妨事。”

这上来就帮腔的,是老大媳妇新进门的儿媳,也是黄家孙辈第一个媳妇,叫姜梅。

老二媳妇上来就叫一个晚辈堵了嘴,心里那个不痛快就别提了。

“有你说话的地儿吗?当谁没眼看,那筷子头伸的比谁都勤,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老四家媳妇脸往下一拉,说谁呢这是。这桌子上她伸筷子也不少,但多的是想着给自己儿子抢几口。

小姑子黄萍萍端着碗,一边吃一边看好戏,顺带凑一句:“一点豆腐而已,嫂子们要想吃,明天咱们自己也推磨不就成了?”

这话就是个导火索,老四媳妇脸色难看到不像样了。

“推磨啊,那还得是老四家来,上回不就是她躲着家里,拿了黄豆去娘家了?”

老四媳妇往娘家送东西不是一两回,被黄老太指着鼻子骂过。

这会儿老四家媳妇也不能置身事外,干脆火力全开加入战斗。

“那也比不上大嫂你,往娘家背了多少回粮食了?还有二嫂,最近老三家里的小玩意儿,你也没少伸手吧?”

钱雨端着饭碗,借着一场闹剧下饭。

被老四媳妇拽下水这件事几乎是必然的,老四家媳妇每次都这样,像是看不得她清净,非得把她搅和进来。最后闹起来,不管她跟黄三平有没有说什么,黄老太各打二十大板的时候,总也能捎带上他们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