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2/3页)

朱贺霖心悦诚服地狂点头。他也不想偷懒的呀,故而每次都立下雄心壮志:

今日小爷我要把这一桌书册读完。

三日内,小爷保证写出八篇父皇满意的策论。

本月文华殿听课绝不请假、迟到。

种种种种。

然而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想要像父皇那般十五年如一日的自律与勤勉,真难哪!

朱贺霖有点沮丧,但更多的是被激发出比肩父皇的志气。他朝景隆帝深望一眼,目光明锐,眉宇敞亮,仿佛在说: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努力!

皇帝扬起嘴角,浅浅一笑。

-

在朝廷银两下拨之前,苏晏的采购和建筑工程就开始动工了。有赌马赢来的一万多两白银打底,可谓手有余粮心不慌。

可惜工程量实在太过浩大,一万多两白银扔出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为了另辟财路,他又动起了歪脑筋——这回不赛马了,改为搜刮罚款。

他下令陕西司、府、卫、州、县各大小衙门,将本年度征收囚犯的赎罪银、赃罚银,统统都汇总过来,收贮在平凉府衙,用于各项开支。

管户籍、管钱,陕西巡抚魏泉魏大人是一把好手。苏晏把他从西安府请了过来,坐镇平凉,当自己的人事处兼财务处主任。

在朝堂拨银抵达陕西的那一个月间,他过得还挺滋润——基建不愁钱的感觉,真爽啊!

苏御史把这个“总指挥”当得游刃有余。

他参照后世的行政管理模式,搭起了一套地方政府机关班子,建立改革领导小组,与各部门官员签订“一岗双责”责任状,让他们既要负责业务工作,又要承担思想工作。

按照指挥部下发的册子里的内容,官员们每个月必须与下属谈心谈话端正思想,进行提纯式洗脑,主要内容从“忠君爱国”到“勤政为民”到“清风廉洁”再到“改革创新”,可谓层层对下一条龙。凡在每月量化考核中获得“甲级”的,年末发放数额可观的奖金,而桀骜刺头不服管教的,一次警告、二次通报、三次直接撤职或解雇。

魏巡抚看着这一套匪夷所思、却又成效显著的模式,吃惊地想:一个十六七岁的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来的这些门道?想来想去,只能归结为天生之才。

他怂恿苏晏把这套管理模式形成律例,上报朝廷,申请向全国各司推广。

虽然这个主意正中苏晏下怀,但他如今统领全局,哪有空摇笔杆。于是魏巡抚毛遂自荐,要帮忙整理文字。

苏晏知道魏巡抚这是想捞点功劳。

毕竟魏泉身为陕西最高长官,这些年对马政凋敝无计可施,还向朝廷申请裁撤两寺。奏折被皇帝驳回,还薄责了几句,令他汗颜又惶恐。

如今见新来的御史搞得有板有眼、轰轰烈烈,魏巡抚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在招手,于是他也想尽量提高参与度,抓住机遇给自己也刷一些政绩。

苏晏是个自己吃肉,也让同僚喝汤的人——只要对方足够配合、不拖后腿。

而且他真忙得不可开交,遂叫了几名速记员跟随身边,想起多少,就口述多少,再将这些记录汇总给魏巡抚,让他去整理成册。

景隆帝下的圣旨,本意是让苏晏别太辛苦,运筹帷幄发号施令即可,跑腿的事让魏泉去负责。

结果情况反了过来,魏巡抚除了管理收入支出,就是带着一批文吏坐办公室,天天埋头章稿,笔耕不辍。而苏晏整天都忙着到各地视察,以免改革流于形式。

他带着侍卫们跋山涉水,检查新辟的草场与修葺的营堡;走街串巷调查民意,走访军余、马户;对内地购马与番邦交易的货物进行样品抽查……

不过,辛苦归辛苦,在吃穿住行上,苏晏从不亏待自己,甚至直接整了一套手艺出色的厨师班子带在身边。

好吃好喝加上运动量大,晚上又有武功高手替他调理身体,如此一段时间后,他居然长肌肉了——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层,与前世的腱子肉没法比,但依然让苏晏几乎喜极而泣。

这夜疏通经脉时,苏晏开心地撩起衣摆,给贴身侍卫看他新长的腹肌。

其实说“腹肌”有点太抬举了,别说没有六块八块分野,横竖沟壑都浅到看不分明。但它薄而结实有弹性,覆盖在光洁如玉的皮肤下,连同腰肌一同收拢成优美流畅的线条,有种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清透,衬得后方的翘臀越发圆润,很是诱人。

荆红追没忍住,摸了一把他的腰腹。

苏晏还当教练在检查健身成果,没在意,还说“胸肌也长了一点,不是排骨精了,你摸摸”。

荆红追受邀摸了,指节与掌心的硬茧刮得他又扎又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