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1章 积鱼城危,军神命殒(第4/7页)

眼见到城外的战斗处于弱势,积鱼城中的吐蕃君臣们心情也满是焦灼。为了驱使这些仆从军更加勇猛的作战,他们索性拿这些人的亲属作为威胁。若是某一部作战不利,向后撤退,下一刻城头上就会抛下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俱是这些败退之军的亲属。

在这样的强刑威胁之下,城外那些仆从军们也不得不用尽全力,倒也暂时将这战争形势维持下来,没让唐军一方直接的兵临城下。

时间就在双方仆从的互相绞杀中流逝着,每熬过一天,城中的蕃军心弦便松弛些许,因为他们知道国中还有大部人马的增援。只要增援的人马抵达积鱼城,那么蕃军兵力便陡翻数倍,届时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冲出城池,在山岭间对唐军大加杀戮。

然而这样的期待持续几日后,突然被一个消息打破:山南诸路人马在抵达东域之后却并未继续前进,而是就地驻扎下来,以大军粮尽为借口就地搜刮钱粮牲畜,不独东域诸多庶人牧民遭受戕害,甚至就连韦氏等豪族的庄园封邑也都不能幸免。

“岂有此理!山南这些狗贼竟然如此胆大妄为!”

得知这一消息后,韦乞力徐自是暴跳如雷,他明白山南那些势力之所以敢这么做,极有可能是得知了他曾劝阻赞普收回对山南诸军的超格封赏。毕竟这些山南氏族也都传承悠久,此前虽然不能在国中权力核心占据高位,但安排几个耳目刺探机密也并不困难。

那些山南豪强们一个个胆大妄为,甚至连国君都敢弑杀,报复韦乞力徐这种破坏他们好事的人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东域那些豪酋氏族们也都知晓了山南诸军正在他们乡土大肆破坏,纷纷来到韦乞力徐这里,希望他能在赞普面前进言、阻止惩罚这些胆大包天的山南豪酋。

然而韦乞力徐在恼恨之余,心中已经暗暗后悔此前在打压山南势力的时候表现的过于用力,更清楚眼下赞普已经将山南诸军视作与唐军决胜的关键。

他若此时再在赞普面前摇舌,赞普非但不会偏向他,甚至都有可能直接将他拿下,送给山南豪酋们泄愤。

所以韦乞力徐干脆龟缩在自家部伍之中,甚至连赞普几次召见都托病不去,不想这颗大好人头被赞普送给山南人作为赔罪示好的礼物。

山南豪酋在东域驻军不前的消息还未扩散开来,蕃军那些普通将士们对此仍然抱有期待。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桩好消息传来,那就是另一路海西的人马已经将要赶到。

因为唐军占据了赤水一线的道路,海西人马是从伏俟城西南侧的图伦碛绕行过来。图伦碛几百里戈壁寸草不生,海西人马在得到王命召唤后却不敢怠慢,杀马饮血、横穿戈壁,用最快的速度向积鱼城后撤,前方探路的斥候很快便抵达了积鱼城,入城拜见赞普、汇报军期。

除了动作迅速、态度诚恳之外,海西人马兵力同样非常可观。原本噶尔家只剩下数千之众留守伏俟城,可是由于率军外出的赞婆快速解决了背叛的木卯部等羌部,兼并其部众后使得兵力激增,达到了两万之众。

按照海西使者的说法,原本他们是打算冲下大非川,痛击唐军的侧翼后路,但是在收到赞普的王命之后,赞婆等便义无反顾的回师西进勤王。

“往年消息不通,多有误解,如今看来,赞婆也算是忠骨耿耿。钦陵之后,此人可以担当噶尔家主人,继续为国效力!”

赞普正因为山南诸军的误期妄为而肝火大动,对于噶尔家的快速回援不免颇感欣慰。当然他心里也明白,噶尔家之所以这么快速的回撤,也未必是真的就对自己忠心耿耿、急于戴罪立功,更多的只怕还是因为担心钦陵的安危。毕竟钦陵乃是噶尔家真正的核心领头人,赞婆之类威望俱不如其兄。

无论如何,噶尔家的快速回援,总是暂时缓解了积鱼城的兵力不足,也让赞普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派人送出了许多的劳军物资并将噶尔家回援人马安排在了积鱼城北侧。

同时他还颇为大度的让噶尔家使者入见钦陵一面,告知消息,让噶尔家诸众知晓钦陵如今仍然安全,如此才能让噶尔家的余党用命守城。

随着噶尔家的人马抵达,积鱼城蕃军精神顿时为之一振,而有关噶尔家的风评也在快速扭转。往年由于上层的权斗,噶尔家的名声在国中很臭,被人视作是狼子野心的割据叛逆。

可是当吐蕃国运真正遭遇危险的时候,噶尔家的勇士们却又是义无反顾的勤王救驾,迟迟不至的山南诸军则就不免相形见绌。

一时间,噶尔家与大论钦陵的旧日事迹也被频频提及,甚至在中下层的将领兵长之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唯有大论钦陵重新掌握军权,才能带领他们战胜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