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8章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第3/6页)

这一幕显然是守军升起了示警的烟柱,然后又被不知道什么样的原因扑灭了。难道是沙棘岭危情已经解除、敌人已经被击退?

韦东功一脸的凝重神情,脑海中不受控制的生出这样一个近乎奢望的念头,因为他心里明白这是不可能的,蕃军示警与解除示警都有严格的形式规令,绝不会是当下这种情况。

而发生这样诡异的一幕,最大的可能就是沙棘岭守军察觉到失守的危险后即刻发出示警,然而在接下来极短的时间内烽堡便已告破,冲入的敌人扑灭了蕃军传信示警的烟号!

沙棘岭疑似失守,仿佛一记重锤重重的砸在韦东功心上,情绪激动之下,喉结也在频频的颤抖着,又过去十几息的时间后,他才用沙哑的语调吼叫道:“传令诸堡,不要再与敌军纠缠,即刻回防牛心堆!鼓令之内不能返回者,杀!”

沙棘岭的失守,给韦东功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不仅仅因为此处距离牛心堆近,更在于他心中深知沙棘岭地势之险峻,在周遭所设置的所有烽堡据点中都名列前茅。就连沙棘岭都这么轻松的被唐军攻破,其他那些遭受进攻的据点情况必然也是堪忧。

与其再恋栈那些据点而分兵于外、被唐军各个击破,不如将分散各处的人马集中于牛心堆,确保牛心堆的安全,再向后方进行求援、争取能够防守更长的时间。

随着韦东功一声令下,牛心堆烽堡上顿时便升起一股远比别处更加粗壮的浓烟,在热力的鼓动之下滚滚冲向天空,同时浑厚的鼓声响彻山间。这是最高等级的集结令,一旦发出这样的军令,区域内的蕃军无论在做什么,都必须放下一切向牛心堆集结。

交战以来,唐军对于蕃军的号令系统也颇有了解,随着牛心堆大营号令传出,唐营中也有了新的反应。

一路千数名兵众簇拥着前军主将郭知运自大营中行出,径直行向牛心堆下方的防线,隔着蕃军所挖掘出来那道深深的壕沟摆列阵势,并且架设起强弩等重型的攻杀器械,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牛心堆范围区域极大,区区千名甲卒即便拉开阵势,必然也是单薄脆弱,甚至都禁不住对面骑兵一轮的冲锋便要告溃。唐军这样的举动自然是目中无人、张狂至极,但此时坡上那些蕃军早已经惶恐不已,自主将到小卒完全没有心情理会唐军再次的挑衅。

“敢有翻越沟壑者,一概射杀!”

郭知运好整以暇的下达军令,同时策马游行于单薄的兵列后方,视线望向那些狼烟翻滚的山岭,嘴角已经挂上了得计的笑容。

战争中形势虽然波诡云谲,但总有一些根本的元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韦东功最开始猜测唐军大营中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太多的兵力驻扎,这一点是没错的。

眼下郭知运所率领的这千数名卒众便是唐军大营中的所有兵力,虽然大营中看起来还有其他的卒力集结,但那都是扎营劳役的役卒充当,战斗力非常的低微,仅仅只能击鼓吹角、扛旗游走,实实在在的虚张声势。

没有充足的水源维持,唐军大队人马一进一退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除了那些分派进攻蕃军各处据点的人马之外,大营中实在难以再驻扎更多的人马。

所以眼下唐军也确实是倾巢出动,如果刚才那些试探的蕃军真的冲到大营近前,那么唐军大营的空虚自然会被一眼看破,而郭知运能做的也只有弃营后遁,凭这千数名卒员实在难以守住大营。

可是蕃军终究没敢试探到底,那么现在随着底牌掀开,自然就到了郭知运耀武扬威的时刻。

当然,郭知运率众逼近牛心堆,也不仅仅只是为了继续挑衅蕃军,还是为了防止蕃军狗急跳墙,从山坡上冲杀下来。

千数卒员看似数量不多,但却携带了充足的弓弩等远程武器,蕃军的拒马、壕沟等防事,现在则就成了唐军的坚固防线。只要坡上蕃军胆敢靠近此处,便要遭受猛烈的劲矢射杀!

防线拉起后,后方大营中那些役卒们分发的旗帜、鼓角等器物也都被收缴起来,继而便驱赶着许多牛车、马车从大营中驶出,车驾上则捆绑着众多的木桶、陶罐等器皿,沿着平野向牛心堆周围的山岭而去。

蕃将韦东功认为唐军难以大举来犯,这在正常情况下的确是没错的。但眼下唐军仍然投入数万战卒,向蕃军十余处据点一起发起了进攻,这就是因为郭知运拟定了一个“饮马敌营”的策略:大军不再顾虑是否有足够的水源补充,只要攻下那些敌营据点,这些都将不成问题!

赤水源虽然是区域内重要的河流,但却并不是唯一的。此间山岭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山涧泉眼,虽然唐军因为客军作战的缘故、对此做不到了如指掌,但蕃军驻守设防于此,自然要己方的用水需求。